本区位于半岛的东南部,包括泰米尔纳德沿海平原和平原以西的泰米尔纳德高原。沿海平原南北延伸几百公里,东西宽几十公里,多处可超过80公里,属于冲积平原,也叫科罗曼德尔沿海平原,沿海狭条状地带有沙丘及潟湖分布。科佛里河的下游有巨大的三角洲,西部是一个低高原,平均海拔约300 米,其上散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丘陵。丘顶较平坦,丘陵多为森林所覆盖,丘陵间分布有海拔不高的河流谷地或低地区。区内河流众多,既提供了电力,又提供了灌溉水源,目前在一些河流上已建有许多水坝,通过渠道引水灌溉农田。
这一地区受到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双重影响,但由于地处西高止山的雨影地带,限制了西南季风的影响,所以沿海和南部地区10 月至翌年1 月所得到的雨量超过6~9 月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但湿润的西风能够穿过帕尔加特山口到达本区北部,带来一定降水,在平原西缘丘陵的迎风坡上形成大阵雨,并使当地夏季气温有所下降。全区平均年降水量约为760~1000 毫米,南部沿海较多,约1000~1400 毫米,丘陵的背风坡降水较少,西北部的科因巴托尔的年降水量仅590 毫米。由于本区地处低纬,全年气温较高,年均温经常保持在21℃以上,冬温夏热,作物全年可以生长,每年能二至三熟。3~5 月强劲的海风深入内陆,多雷阵雨,有利于农民在雨季到来前提前做好备耕工作。
由于本区夏季季风雨量不足,因此发展平原地区的灌溉渠道及高原区的池塘修建都十分必要。池塘用于冬季蓄水,以便夏季缺水时使用,池灌方式灌溉的面积约占全部灌溉面积的40%。在平原地区则主要利用渠灌,如科佛里三角洲就有40 多万公顷土地依靠渠道灌溉。此外,本区东北部及坎尼亚库马里县利用水井灌溉较为普遍。
在全区土地总面积中,耕地和森林分别占42%和29%,其他尚有5%的荒地和6%的休闲地以及水面等。灌溉面积已占耕地的50.9%,其中沿海平原所占比重更高,如北部的钦格尔普特县灌溉面积已占该县耕地面积的70%,南、北阿尔科特县占40~46%,中部的坦贾伍尔县更高达80%以上。由于灌溉便利,全年气温又高,因此一熟以上的耕地面积已占全部播种面积的20%以上。作物种类较多,有水稻、高粱、非洲黍、鸭脚粟、花生、棉花、甘蔗、茶叶、咖啡、蔬莱等,其中粮食作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6%。
水稻是本区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大部分种植于拥有水利设施、降水又较丰沛的肥沃冲积平原上,如坦贾伍尔县和钦格尔普特县水稻播种面积分别占该县作物总面积的4/5 和3/4,卡尼亚库马里县因一半耕地可以获得灌溉,水稻播种面积也很大。在全部可以灌溉的地区,水稻每年可以三熟,有4~5 月播种,8~9 月收获的秋稻;9~10 月播种,12 月收获的冬稻以及12~1 月播种,2~3 月收获的春稻。其中以秋稻为主,稻米产量占该邦大米总产的75%。为了保持土壤的肥力,一般同一块土地上一年种两熟水稻,第一熟水稻收割后种植一次绿肥作物。据1983-1984 年度统计,全邦水稻种植面积228.2 万公顷,产量667.2 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布占全国5.6%和7.4%,单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每公顷达到2923 公斤。
高粱、非洲黍和鸭脚粟等作物,不仅在内陆高原种植面积很大,而且在沿海平原也有广泛的种植,它们是这一地区1/3 人口的主粮,大多为靠天作物。鸭脚粟分布于特尔马普里、撒冷、科因巴托尔等县,本区是印度鸭脚粟主要产区之一,其产量占全国该作物总产量的20%左右。本区尚有各种豆类种植。
在经济作物中,以花生最为重要,它是本区继稻米和黍类作物之后的第三种重要作物。它依靠天然降水,主要种植于北部地区,如北阿尔科特县、萨利姆县,撒冷、科因巴托尔和提鲁契腊帕里等县也有种植。花生一般作为秋季作物于6~7 月播种,10~11 月收获,由于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因而也可以作为春季作物于2、3 月间播种。花生多种在松软而易排水的红色沙质壤土中,且多与高粱及其他黍类轮种或与其他农作物间种。本区共有花生播种面积106.1 万公顷(1983—1984 年度),产量达107.2 万吨,面积和产量占全国13.9%和14.7%,均占全国第三位。除供应区内需要外,还供出口。棉花主要种植于蒂鲁内尔维利、马杜赖、拉马纳塔普拉姆和科因巴托尔等县的黑棉土地区。一般在西南季风刚结束的9~10 月间播种,依靠这里的
冬季降水生长,于第二年的1~4 月间采摘;而水浇地上的棉花则于2~3 月栽种,7 月开始采摘。多种植质优的长绒棉。60 年代以来,随着灌溉条件的不断改善,在科佛里河三角洲等地扩大了长绒棉种植面积,相对减少了西部山地丘陵区的旱地植棉面积,因而产量有所提高,单产达到每公顷250 公斤,比全国平均单产高70%。1983—1984 年度,全区棉花种植面积20 万公顷,占全国棉田2.6%,而产量却占全国4.5%(产皮棉5 万吨)。
由于北部各县降水较多,灌溉设施良好,又无霜冻和热风,因而甘蔗种植普遍,且单位面积产量高,每公顷蔗田平均可产甘蔗近100 吨,居全国之冠,是印度新发展的重要甘蔗种植区之一。
此外,马杜赖、蒂鲁奇拉帕利、科因巴托尔的烟草种植,尼尔吉里丘陵地区的茶叶,丘陵地区的咖啡等也较有名。
本区牛、绵羊、山羊及家禽中鸡的饲养十分普遍,全区有牛和水牛1300万头,以役用为主的坎加亚姆种黄牛最为优良。此种牛耐粗饲,使役年限也较长,母牛每年能产奶1300 公斤左右。绵羊在本区分布很广,约1000 万只,有科因巴托尔种(以肉用为主)和尼尔吉里(毛用种)等品种,羊毛质量较差,近年来已通过尼尔吉里种与外来品种(如美利奴羊等)杂交而生产优质羊毛。鸡等家禽的饲养多为农家的副业,发展较迅速,已兴建了不少家禽饲养场,泰米尔纳德的鸡等家禽饲养量已占全国的25%。
本区沿海还是印度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泰米尔纳德海岸线长度达960公里,水深在200 米以内的大陆架约为4 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渔获量约13.5万吨,占全国海洋渔获量的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