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壤的分布规律
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是指从南往北由于热量带的变化,而引起土壤大体平行于纬度方向的分布;或者从东往西,由于距海远近引起的降水条件变化,而发生土壤大体沿经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一、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全市地处北纬28°10'~32°13'之间,属中亚热带范围,地带性土类应是黄壤。但由于地貌、母质的复杂,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土壤水平地带的完整性,如市境盆东平行岭谷区,湿润度较大,有利于黄壤的发育,但由于平行岭谷区丘陵起伏,经过人类长期开垦利用的结果,原始黄壤多已侵蚀殆尽,地表普遍出露红层,广泛发育着紫色土,因而破坏了黄壤带的完整性,致使黄壤呈不连续的斑块或条带状分布于丘陵、低山的中上部。此外,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由于地貌及气候的影响,发育有红壤。在市境东北部,有较大面积的山地黄棕壤分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市境土壤纬度地带性从西南向东北,偏离纬度。由于山地影响,呈连续、不连续的有规律的分布着如下土类:红壤→黄壤→紫色土→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
市境经度地带性土壤分布不明显。
二、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市境东北及东南边缘山地,多为海拔700~2 000米左右的中低山,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在一定高度上(迎风坡),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降雨量增加,云雾多,湿度大,热量减少,在山地黄壤基带之上,为山地黄棕壤、山地暗棕壤(灰化棕壤)。以大巴山南坡垂直带为例,其图式如下:
山地黄壤(700~1 500米)→山地黄棕壤(1 500~2 100米)→山地暗棕壤(2 100~2 6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