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增加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的绿色覆盖,减少土地裸露。目前发达国家的植被覆盖率大都比较高,如芬兰、日本分别达到74%和70%,而中国的植被覆盖率低,自然灾害频繁。我们应狠抓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全民种树种草,尽可能做到全田皆绿、四季常青,尽可能减少土地的裸露。因为只有绿色植物才能固定和转化太阳能,加速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并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使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三,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为了保护农业环境,今后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遵循生态学原则,按生态规律办事。对于可以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等,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对于可再生的生物资源,要坚持保护增殖、永续利用的原则。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生态效益。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类型多种多样,应按照不同生态类型和区域特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的最大效益。
第四,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生产技术。建国以来,中国矿产资源消耗量增长约40倍,而国民生产总值只增长11倍。中国近几年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资源的巨大浪费、污染物的大量增加、环境的迅速恶化为代价的。目前中国开采出来的煤炭约70%变成了“三废”污染环境,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得多。主要产品单位耗能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30%~90%,中国能源对国民生产总值的产出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7。中国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在经济、资源和环境上造成很大的损失。如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优化产业结构,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煤炭和其他资源的利用率。
第五,消除农业自身污染。在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制品(如化肥、农药、农膜),以及对农业废弃物(如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处理不当,都可造成农业污染。为消除农业自身污染,要提倡秸秆过腹还田,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对于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要大力提倡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在采用化学防治时,要注意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严格按照安全使用规程科学合理地施用。要注意回收地膜,努力研制新型农用地膜,防止农用地膜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