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农业地域差异是东西部的地域差异。形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别,其中最突出的是水分条件的差异。综合中国自然条件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子的地域差异,全国可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域:东部季风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5%;西北内陆干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0%;青藏高寒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5%。三个区域的农业特征存在本质的差别,东部的季风区形成农业区,西部的西北内陆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形成牧业区。
东部农业区和西部牧业区,南北之间的农业特征均存在差异,尤以东部农业区更为明显。东部农业区南北之间的界线主要是秦岭—淮河线,西部牧业区则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南北界线。
东部农业区南北之间的农业地域差异,主要受纬度地带性因子水、热资源分布的影响,最大差别是耕地类型不同。秦岭—淮河线以南(年降水量≥800mm)的广大丰水地区,水田为基本耕地类型,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旱地为基本耕地类型,约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85%。土地利用方式上,南方地区农林牧用地比较均衡,而北方地区林牧用地偏少。南北之间的农业差异,还表现为因热量的地带分布造成的适生作物和熟制的不同。南方地区属亚热带、热带气候。其中,亚热带地区以水稻、小麦为主,可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适种茶叶、毛竹、柑橘、油菜、龙眼、荔枝等;热带地区种植喜温作物,可一年三熟,适种咖啡、可可、橡胶、椰子等。北方地区属温带气候。其中,寒温带只适种早熟的耐寒喜凉作物,一年一熟;中温带以春麦为主,一年一熟;暖温带以冬麦为主,两年三熟。
西部牧业区南北之间的农业地域差异,即北方西北内陆干旱区与南方青藏高寒区的差别。北方的土地利用,以天然草地放牧业和灌溉的绿洲农业为主要利用方式,农林牧用地比例为1∶0.3∶10,林地比重很小;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以广大天然草地放牧业为主要方式,农林牧用地比例为1∶7.5∶69,耕地严重不足,牲畜、农作物、林木都具高寒区的特点。
中、高山地区的农业地域差异是上下之间的垂直差异。海拔1000m以上的中、高山,其水、热条件随海拔增高而呈带状的有规律更替,从而引起农业的垂直差异,即通常所称的立体农业。在不同纬度和海拔水平地带内,其垂直带结构类型各不相同,因而农业垂直结构的类型也有差别。大致可分为东部季风湿润型、西部内陆干旱型和青藏高寒型三种结构类型。东部季风湿润型山地,从山麓到山顶,主要呈现热量的减少,垂直带结构从北到南由简单趋于复杂,由寒温带山地的2~3个带到热带山地的4~5个带,农业的垂直分异现象更趋复杂。西部内陆干旱型山地,随海拔上升,气温渐降,湿度增加。垂直带的变化,主要受湿润程度的影响,农业上反映为草地类型和森林类型的布局,自下而上,一般按荒漠、荒漠草原、草甸草原、森林、亚高山的次序排列。青藏高原的山地,随海拔的升高,反映其高寒的程度,大部分地区从下而上可分为3个垂直带:高原寒温带(海拔<3400m),有农、林业;高原亚寒带(海拔3400~4800m),只有牧业;高原寒带(海拔>4800m),为无人区。由上述基本情况可知,中国农业土地生产力和农业生物结构的差异有着深刻的地域背景,在短时期内,这种差异是无法消除的,它们是受真正的长时段过程控制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大自然的安排面前人类只能俯首贴耳,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把“命运”变为“选择”的历史。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克服自然强加于人的限制,持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历史。但是即便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类的农业活动在大的空间尺度上仍然受着农业自然环境分异的控制,从而形成了众多风格迥异的农业区域系统。
各地区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匹配就决定了农业地域的明显差异。如中国农业的地域差异首先是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其次是南北之间的差异,最后是中、高山地区上下之间的垂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