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地理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主观到客观、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类认知不断提高的过程。新观念的确立,往往是对传统观念的更新、批判和否定。过去认为是合理的东西,在新形势下可能会变得不合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过程,由不和谐到和谐,由急功近利到长远发展,其经营观念、运作方式、实施行为既有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落后的批判。
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地理教育理念的改革。地理教学既要讲“地”,更要讲“理”,地理教师不能蛮不讲理。重要地理事物的来龙去脉,应设法交代清楚。教学过程应紧扣人地关系协调,需要讲清人地互动机制,尊重自然规律会怎么样,违背自然规律又会怎么样?可就一些问题深入探究。比如,20世纪50-70年代我们把“北大荒”开垦为“北大仓”;当前为了保护湿地环境,又要把“北大仓”的低洼之处恢复为“北大荒”。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先洞庭湖拥有浩瀚的水面,后来由于围湖造田,湖面不断萎缩。现阶段国家大举退田还湖和生态移民,又使得洞庭湖的面积逐渐变大。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
又如,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但沙尘暴是否有百害而无一利呢?科学家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历史时期的沙尘天气造就了黄土高原,当代的沙尘暴缓解了酸雨,沙尘颗粒有利于成云致雨,沙尘漂移有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沙尘暴还能够抑制全球变暖。可就此问题引导学生分为正、反方两方展开辩论,各抒己见,从而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培养辩证分析的能力。
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继“草坪热”之后,又刮起了一股“大树移植风”,从移植大树再发展到搬运古树。北方某沿海城市耗资2亿元“邀请”50万株大树进城,以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南方某沿海城市从广西、江西、安徽、湖南等地购买了5000余株树龄在100—400余年的古树来装扮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无疑是正确的,但移植大树的做法却破坏了生态环境。大树移植费用昂贵,最大代价是要“牺牲”大量无辜的大树。眼下近距离移植技术的成活率仅60%左右,有幸成活的大树还要半死不活地挣扎多年才能缓过劲来。有些城市为了保证成活率,要求苗木供应商做到死一棵树就要补一棵树。一棵成活大树的背后要有几棵死树陪绑,这种资源浪费是难以用金钱来弥补的。大量移植大树对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移植古树还违反了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任何人无权随意买卖,买卖古树是一种破坏历史文物的违法行为。一棵大树要十几年甚至几百年才能长成,因此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说。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耐心地让城市的小树茁壮地长大。
就此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分析:第一,“大树移植风”可使大城市迅速绿化,但这样做是否值得?第二,分析城市与区域的生态环境关系。城市的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而山区的水土流失又会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什么影响?第三,怎样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又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
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最近指出,随着生产力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人类从对自然的畏惧,变为不断对自然展开“征服”改造,其后果是加剧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刘院士将它概括为三大表现。一是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到21世纪中叶,全球温度将增加1.5℃~4℃,我国三熟制北界将北移500公里,农牧交错带可能南移20公里~150公里,农业结构将因此发生改变。二是海洋污染与资源过度开发,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经警告:到2050年地球上有25%的物种有灭绝的危险。三是荒漠化、沙漠化加剧,沙尘暴发生率增高。我国土地沙漠化由20世纪60~70年代的每年1560平方公里,增加到90年代的每年2460平方公里!据披露,1950年~2000年,我国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无序厂矿工程产生了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60万平方公里,毁耕地达2.7万平方公里(年均100万亩),人为水土流失面积基本抵消了同期种林种草和农田基本建设的治理成效。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因此,人类如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十分重大的全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