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新时期环境教育-典型环境教育案例分析(2)

时间:2011-04-06  归属:地理大谋略
11. 分析近年重大自然灾害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强烈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此次灾难使15万多人死亡。
2005年8月29日开始,“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南部地区,给这一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风暴“丽塔”9月21日已在墨西哥湾海岸升级成5级飓风,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100多万居民撤离。
2005年9月26日凌晨4时,台风“达维”在海南省万宁市山根镇沿海地区登陆。海南省气象台报称,“达维”是自1974年以来登陆海南最强的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登陆后向西移动,横扫整个海南岛,随后进入北部湾,吹向越南北部沿海地区。“达维”造成海南全岛大范围停电,21万人疏散,目前已有至少9人死亡。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重大自然灾害?
12. 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这一事件给松花江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中国吉林石化公司爆炸及其后半个多月造成的松花江严重污染,不但导致了一些地方的社会恐慌和水危机,而且还产生了一些国际后果和影响。国家通报批评解振华领导的环保总局在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对事件重视不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对这起事件造成的损失负有责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对我们有哪些警示?应当怎样应对重大环境事件?
13.沉没的岛屿
卡特里特岛是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个小岛。目前,这个小岛面临着可怕的威胁——持续上升的海平面与不断侵袭的风暴正在吞噬这座小岛。近20多年来,岛上的2000多个居民一直试图拯救他们的家园,修筑围墙,种植红木林,但每年海潮都会涌入小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农田,冲倒房屋,污染淡水。这个悲惨的小岛已经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在不久的将来会消失在海水之中。小岛的居民注定要成为因环境变化而流离失所的灾民。
    14.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生活垃圾通常分为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回收利用,可减少污染和节省资源。比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纸张0.85吨,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 .9吨。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处理就地堆肥,每吨垃圾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对其需要进行特殊的安全处理。其他垃圾有建筑垃圾、渣土以及一部分生活废弃物等,可采取卫生填埋的方式,还要防止其对水源、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15.关于建筑能耗的探讨
这些年来,我国修建了大量的现代化建筑。由于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紫外线照射强烈,许多写字楼不得不终日拉上窗帘,开灯照明;由于墙体既不隔热,又不挡寒,许多大楼不得不终日开放空调;由于封闭性过强,许多公共建筑不得不常年运行电力通风设施。在我国现有的大约40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9%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预计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300亿平方米的建筑,但其中大部分仍属于高耗能建筑。专家指出,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是普通民居的10倍左右,能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目前,建筑能耗已经达到我国能源总消耗的1/3左右,建筑节能非常必要,节约能源潜力巨大。到2020年,如果我国城镇建筑达到节能标准,每年就可节省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8000万千瓦时,相当于4.5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 
     16.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污染最为严重的“白色垃圾”,是到处乱扔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防治“白色污染”,可采取以下措施: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积极扶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治理城乡环境的重要内容来抓。 
17.全球环境30年持续恶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5年5月2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如国际社会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人类未来的发展与生存将会面临巨大威胁。这份题为《全球环境展望》的报告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1000多名科学家联合撰写的。报告对1972年以来的全球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并对未来30年的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报告认为,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是导致全球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其中包括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乱砍滥伐森林、对湿地和滩涂的过度开发以及缺乏规划的城市建设等。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频仍。上个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了2.11亿。同时,人类的淡水供应也面临巨大压力。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个国家、或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报告预测,如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报告说,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目前,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报告还列举了其他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土地沙化、物种变异、大气层臭氧空洞的增大等。报告强调,目前人类正面临重要的抉择——是只顾发展经济还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个人消费却占全球的90%,这种过度消费的方式必须改变。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环境教育案例分析新时期典型环境教育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新时期环境教育-建立环境友好性社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