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南普陀寺

时间:2010-01-29  归属:中国名寺

  南普陀寺在福建省厦门市五老山下,是中国佛教闽南名刹。始建于唐中叶,最初名叫普照寺,是唐人陈肇创建的。那时寺的规模很小,整个寺庙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涧里,面积仅有20多平方米。但是这里风景优美,南临大海,背靠岩壑深幽、奇峰岭嫌、松竹苍翠、白云缭绕的五老峰。在五老峰中峰的南边有两座奇特的山峰,一座峰顶形如古钟,旁边有一条长石,象钟锤一样,故名钟山;另一座蜂顶上平卧着一块形状似鼓的大石,故名鼓山,是很理想的佛教道场天然标志。

  五代时僧人释清浩将普照寺改建为泅洲院。宋治平年间(1064一1067重建,复名普照寺。元代至正年间(1341一1368被毁。阴初僧人觉光重建,后又毁于兵火。清康熙年间靖海将军施琅重建。因寺中供奉观世音菩萨,而且处于浙江海岛普陀寺之南,因而名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坐南朝北,主轴线上有放生池、天土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东院有僧房、僧厨;西院是闽南佛教院。

  放生池由花岗岩石条砌成,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窄。北池壁正中嵌着一块“放生”石刻碑。放生池前面有一片宽阔的草地,曾作过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练兵场。

  沿放生池北岸台阶而上,即可看到南普陀寺的山门,是一座2尺蹿角式的前殿。门上挂着清人吴铁山所书的“南普陀”三个L金大字的黑匾。前殿也称天土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全用石柱,殿顶用宝塔和腾龙作为装饰。殿中供奉弥勒佛和韦驮的塑像,两侧分列四大天土。

  天土殿后面是大雄宝殿,是全寺最雄伟的建筑,也是五间重檐歇山顶,屋顶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祥等图像,图像用各色磁料贴砌而成,颜色鲜艳,光彩夺目。

  大悲殿是明代惠安土益顺设计的,建筑上很有特色,殿基用白石砌成,高约2米。殿通高20米,原为八角形的木建筑,顶部分为三层檐垣,由下而上逐层向内收缩,均为八角形,每只角上雕着龙尾,条条翘向青天,而龙头却雕在第三檐垣上的一座宝塔上。远远望去,只见条条青龙从最低层往上爬上塔顶,有扶遥直上云天之势,别具一格。后人有诗赞曰:“檐飞龙舞翠云光,巧夺天工耀鹭乡。智慧结晶存古刹,功归劳动永流芳。”大悲殿后来因毁于火,1930年住持僧太虚法师重建,改用混凝土仿木结构,效果逼真。殿内供奉四尊观音菩萨。

  大悲殿后面的藏经楼,三重檐两层楼。楼下是法堂,为僧人讲经说法之所。二楼为玉佛殿,供着不少玉佛,有缅甸赠送的释迎牟尼涅架白玉像,明宣德元年(1426铸造的铜观音菩萨施甘露像,明代民间雕塑家何朝宗所做的白瓷观音像。楼上还收藏有大量中外佛典经书,有影印的宋代《债砂大藏经》,口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口本翻译的明版仿宋木刻《大藏经》,还有明代崇祯年间比丘胜旭等人用自己鲜血抄写的《妙法莲华经》。

  南普陀寺内外还有许多碑记石刻,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陈弟、沈容题名石刻,他们都是抗楼名将戚继光、俞大酞的好友,文武双全,有爱国思想的人物;有乾隆御制碑,其中记述有关台湾林爽文、庄大田起义的有关史料。在藏经楼后面悬崖上,刻着一个很大的“佛”字,高一丈四尺,宽一丈,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寺僧振慧写的。

  南普陀寺地处厦门,是闽侨朝圣的主要寺庙,而且和口本、缅甸、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寺庙有着密切联系,历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建筑寺庙佛教僧人经》年间明代菩萨重建一座
  • 上一篇:灵岩寺
  • 下一篇:涌泉寺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