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坐落在泰山西北麓,山东省长清县东南方山下的灵岩峪中,是我国一座著名的古刹。它与湖北江陵的玉泉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齐名,合称为我国四大丛林。唐代称天下四绝。灵岩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十年(354),兴于北魏,盛于唐宋。相传在符秦永兴中有印度僧人朗公来此讲授佛法时“猛兽归伏,乱石点头”,所以称为“灵岩”。寺外周围群山环抱,林木茂盛,寺内山石林泉,殿阁巍峨,掩映在万绿丛中。在其最兴旺时期,殿阁达40余处,禅舍500多间,僧众云集,多至500余人。它的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千佛殿、大雄宝殿、御书阁、辟支塔和塔林等。
千佛殿为灵岩寺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庞殿顶,彩绘斗拱,柱础古朴。创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一649,宋代重修,现存为阴代建筑。殿内有毗卢遮那、弥勒、药师等大小佛像,其中以40尊宋代罗汉像和高僧祖师的彩色泥塑像最为著名。塑像高100-}-120厘米,形态自然、真实,神情各异,有的闲目沉思,有的静穆慈祥,有的笑容可鞠,有的怒目而视,刻画了不同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态,色彩鲜明而有质感,充分反映了古代艺术匠师的高超技艺,这些彩塑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辟支塔在寺内的西面,创建于唐天宝十二年(753),北宋嘉裕年间童建。辟支是佛名,全称为“辟支迎佛陀”,意即“缘觉”或“独觉”,传说他生于释迎牟尼之后,自己悟道而成佛。辟支塔就是为崇拜辟支迎佛陀而建造的,在中国极为罕见。
辟支塔塔身全部用砖砌,塔基为石砌,八角九层,高54米。从第一层至第三层,塔外檐下出拱,檐上设置平座。第四层至第九层,则仅出檐而无平座。塔刹为铁制,由覆钵、相轮、圆光、仰月、宝珠等组成,并有铁链八条分别由九层檐上的八尊铁打力士牵引,以使塔刹稳固。塔内中空,底层用砖砌成塔心柱,设有阶梯可循级攀登,但至第五层则需要沿塔身外檐招‘旋而上,方可到达塔顶。登塔极目远眺,可饱览灵岩风光。辟支塔挺拔俊秀,耸立山腰,周围奇岩峭壁,汉柏唐槐,更衬托出佛塔的雄伟壮观。
塔林有自唐至清代灵岩寺历届住持僧的墓塔共167座。墓塔数量之众多,形制之多样,造型之优美,雕工之精细,在我国塔林中极为少见,可与河南登封县少林寺的塔林相媲美。在这许多的墓塔中,以唐天宝年间(742一756修建的慧崇禅师塔为最早,慧崇禅师是唐代灵岩寺有名的高僧,死后埋葬在这里。慧崇禅师塔造型古朴、稳重,表现了盛唐时期独特的艺术风格。
灵岩寺内保存有许多文物古迹,除了著名的宋代大型彩色泥塑罗汉像和辟支塔以及慧崇禅师墓塔外,五花殿的精雕石柱、千佛殿的木构建筑和所存的唐代李岂撰书的《灵岩寺颂碑》、元代口本僧人邵元撰书的《息庵禅师道行碑》以及苏轼、蔡卞等名人铸文书法石刻和古地图碑石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为研究佛教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千佛殿外的御书阁,相传唐代高僧玄类曾在这里翻译过佛经,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迹。
灵岩寺附近还有白云洞、朗公石、一线天和积翠证明金皇等胜迹。积翠证明金皇又名方山证明殿。它开凿于唐代初年,皇内北壁雕塑有高5米的释迎牟尼像,身披袭装,结枷跌坐,神态主动自然。东西两壁各有菩萨一尊,造型逼真,雕工精巧。明代在皇外增建方型石室,迭涩出檐,墙至朱丹十分壮观,俗称红门。“方山积翠”为灵岩寺胜景之一。其它还有“镜池春晓”、“五步三泉”、“明孔晴雪”等十二胜景,都别具情趣。之最幽绝处,素有“灵岩胜境”之称。历代游人赞誉说:岩,则弗成游也。”足见其景色之美。灵岩寺为泰山背阴“游泰山而不游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