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云南省鹤庆的白族,原来不会农业,生活困苦。后来林音山神派他的24个儿子变成24只候鸟,到村里告诉人们按季节耕种收获。因此人们每到农历的清明时节,要穿上节日盛装,过祭鸟节。这一天禁止捕杀鸟类,不许在山林中燃火煮饭,人们要带着炒燕麦、粟粒、小昆虫、橡子果,上山给鸟类喂食。与此同时还吹奏唢呐,列队对歌,成群飞鸟前来啄食人们抛撒的食物,形成人欢鸟叫的欢乐场面。
湖南江华一带瑶族则有过赶鸟节的习俗。据说过去江华山区鸟雀很多,往往啄光播下的种子。于是瑶胞在正月最末一天,用歌声将鸟雀引上白头山,使它们陶醉在歌声之中。待鸟雀半年后醒来时,人们已获得了丰收。后来有个山主向官府邀功,说是他养的画眉鸟引走了鸟雀。次年的二月末,官府派人来调查,耕山人闭门喝茶、烤火,无人唱歌引鸟,官府人看见鸟雀四处飞鸣,就惩罚了假报情况的山主。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一,耕山人纷纷出门唱山歌,引走鸟雀,鸟雀一醉半年,又使大家获得丰收。从此以后,每年二月初一,瑶族人要穿上盛装,撑着阳伞,到白头山对歌,欢唱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男女青年仍依依不舍,情意绵长。老年人则在竹枝上穿起一颗颗如铜钱大小的糯米粑,称作“鸟子粑”,插在神坛边或大门口让小鸟取食。据说如果鸟雀啄食以后,便被粘住嘴巴,不能再啄食种子谷物,可保粮食丰收。
妨碍农作物成长的,除了鸟雀外,还有昆虫。广西罗城的仫佬族和贵州的仡佬族,在每年六月初二这天,聚集吃虫庙,过吃虫节。传说古代的仫佬族地区,虫灾连年,粮食歉收。有一年六月初二这天,一个叫甲娘的妇女带孩子回娘家,因家贫无钱买礼物,所以只好将孩子在路上捉的蚂蚱、蝗虫作为礼物炒来请大家吃。吃后大家认为清香可口,于是竞相捉来作菜,使虫灾大减,获得丰收。甲娘死后,大家在田峒〔dòng洞〕中立庙纪念,取名“吃虫庙”。所以在每年六月初二过吃虫节时,众人要聚集庙中欢唱歌舞,并捉虫做油炸蝗虫、甜炒蝶蛹、蚜米泥鳅、腌酸蚂蚱等风味菜肴,既增加野味,又消除虫害。而回娘家的妇女,也要在路上捉虫带回娘家作礼物。仡佬族人民在这一天还要排成长队,在田峒间转悠,一面捉虫,一面将洒有鸡血的小旗插在田边,以示对害虫的驱除。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一部分瑶族则在农历惊蛰节日,全家围吃炒玉米粒,边吃边喊“吃炒虫啰”,用象征的手法,过一个“吃炒虫节”以此祈求免除虫害。
云南省哈尼族因六月中旬,水稻开始抽穗,易受虫灾,所以每年农历六月十四日后的第一个鸡日或猴日要过“阿包念”,即“捉蚂蚱节”。届时全寨男女老少都要到地里捉蚂蚱,每家要捉满一竹篓,并将每个蚂虾分成头、腿、身、肢、股五部分,各放一堆,置于田埂和排水沟旁,有恫吓其他昆虫的意思。约半小时后,收回入竹篓中,携带到家作为菜肴或拌入粑粑内以供食用。离开田野,人们还要边走边喊:“蚂蚱,蚂蚱,以后三天不捉你,三个月内你不要吃稻谷。”用这个过节的方法祈求丰收。
广西的河池、百色及凤山、东兰一带的壮族,在农历正月期间,要过一个与农事活动紧密有关的“蚂■〔guǎi拐〕节”(青蛙节)。据说古代这里壮族有一个名叫东林的孝子,他的母亲去世时,屋外蛙声不绝,他怕打扰了母亲灵魂的安息,就用开水浇死了青蛙(蚂■)。结果闹得蛙声断绝,害虫旺盛,人间遭灾,颗粒无收。这时,东林才知道自己不对,误杀了“天女”(青蛙),因此决定给“天女”厚葬,并在每年正月接天女回人间过节。因此每年正月初一,人们都要盛装,敲锣打鼓到田边地头寻找正在冬眠的成对的蚂■(青蛙)。如果有谁找到后,便鸣炮敬告天地。发现这对蚂■的人被尊为“蚂■郎”,由其主持当年的蚂■节活动,首先由青少年抬着蚂■挨家拜年。夜晚,村民到停放蚂■的小亭为之守丧。正月最后一天,各家宰杀鸡鸭,煮五色糯米饭,午饭后,全村人将蚂■送到坟地入葬。葬前,由蚂■郎打开上一年的葬蚂■棺木,验其骨骼,如见金黄色,则预示当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如遇黑色或灰色,则表示年景不佳,要人们预防水涝旱灾,或作禳解活动,以求丰收安宁。这是一个对青蛙表示尊重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