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的战略性任务。中国虽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且不断增长,一些基本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少。为了众多人口的生存,并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自然保护工作重视不够,资源和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未来的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将给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为了保障人类的长远利益,应该对于自然资源倍加珍惜,要妥善规划土壤、水源、草地、森林、鱼类、鸟兽以及矿物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我们这一代,也为子孙后代创建一个物质财产丰富、生活环境优美、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美好环境。第一节 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
一、自然保护概述
(一)自然保护
自然保护就是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其中心任务是保护、增殖(可更新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关于自然保护的对象,大致可以包括以下12个方面:①确保可更新的自然资源的连续存在;②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护国家资源不受危害;③保护水源的涵养;④保护野外休养和娱乐的场所;⑤维护环境净化能力;⑥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⑦确保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库的发展;⑧保存学术研究对象;⑨保护宗教崇拜的对象;⑩保护乡土景观;(11)保护弱者;(12)保护稀有动物和植物。
(二)自然环境
广义的自然环境,可泛指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界。但比较确切的含义,通常是指非人类创造的物质所构成的地理空间。阳光、空气、水、土壤、野生动植物都属于自然物质,这些自然物质与一定的地理条件结合,即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自然环境。它有别于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所建造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工矿区、农村社会等环境。
在地表上各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结构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各处的自然环境也就不同。雨量丰富的地区形成湿润的森林环境,雨量稀少的地区形成干旱的草原或荒漠环境。高温多雨地区,土壤多年在淋溶作用下形成酸性。半干旱草原地带,土壤常呈中性或碱性。不同的土壤特征又会影响植被和作物。低纬度地区每年接受的太阳能比高纬度地区多,形成热带环境,高纬度地区形成寒带环境。
自然环境按生态系统可分为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
水生环境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水生环境按化学性质分为淡水环境和咸水环境。淡水环境主要是陆地上的河流和湖泊,是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区域。咸水环境主要指海洋和咸水湖。海洋又可分为浅海环境和深海环境。前者水中营养丰富、光线较充足,是海洋中生物最多的部分。
陆生环境范围小于水生环境,但其内部的差异却比水生环境大得多。根据热量、降水、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我国就分成了东北区、华北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区、华中区、南方区、云贵高原区、青藏高原区等八个自然保护区域。
陆生环境是人类的居住地,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大多直接取自陆生环境,因此人类对陆生环境的依赖和影响大于对水生环境的依赖和影响。如农业的发展,就大面积地改变了地球上绿色植物的组成。
自然环境按人类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中的物质交换、迁移转化、能量和信息的传递、物种的演化等基本上仍按自然界的规律进行。如某些原始森林区、人迹罕到的荒漠和冻土地区、大洋中心区等都属原生环境。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原生环境日趋缩小。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的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和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环境,如耕地、种植园等。它们虽然在功能和景观上发生了改变,但是它们的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仍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因之仍属自然环境的范畴。人类改造原生环境,使之适应于人类的需要,如我国的大运河、都江堰工程都巧妙地开发利用自然,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又如在黄河下游修建大堤,控制河水泛溢,垦殖农田,使华北平原的次生环境优于改造前的原生环境。
(三)自然资源
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称为自然资源。如土壤、水、草场、森林、野生动植物、矿物、阳光、空气等。
对于人类来说,随着取得和使用资源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无用”的物质可以变为有用的资源。例如古人不知道煤、石油有用,后来知道煤、石油可做燃料,今天我们可以从煤、石油中提取多种化工原料。又如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用铜代替石头做工具,后来又用铁代替铜,现在铝、塑料正在替代钢、铁做某些结构材料。在能源上,现在广泛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来代替煤。核能、太阳能、生物能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新一代的能源。
自然资源一般可分为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无限即不断更新的意思。
1.有限资源
有限资源可分为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两大类。
(1)可更新资源 通过自然再生产过程或人工经营能为人类反复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壤、动物、植物(包括森林、草场)、微生物等。它们或者能够再生,如动植物等;或者通过自然或人工循环过程被补充或更新,如水、土壤等。
可更新资源的恢复是以不同速度进行的,如自然形成1cm厚的土壤腐殖质层需要300~600年,森林的恢复一般需要数十至百余年,而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在破坏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只需要几年至几十年,因而可更新资源的消耗速度必须符合它们的恢复速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可更新资源的破坏日益加剧。为此对可更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当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中重要的课题。
(2)不可更新资源 指储量有限,能被用尽的资源。它们的形成极其缓慢,有的需要数千年,有的需要数百万年,以至上亿年。不可更新资源与可更新资源是相对的概念。
矿物是不可更新资源,大多数岩石、煤、石油、各种金属矿、非金属矿等都属不可更新资源。对于人类来说,可以把它们看成是数量固定的,它们一旦被用尽,就没有办法再补充。当前某些材料虽然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合成,但是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还不能完全替代天然资源。因此,对这种不可更新资源必须合理地综合利用,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损耗和浪费。
2.不断更新的资源(取之不尽的资源)
指用之不竭的资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就属于这一类。不断更新的资源是相对于有限资源而言。虽然目前没有将它们列入自然保护的范围,但是人类的某些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它们。例如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大气污染状况及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