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原则
(1)探索性原则:无论是地理课堂教学还是地理课外活动,都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探索性。于无疑处,导其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就会积极思维,努力探求;解疑,就能有所发现,增进知识。教师导出疑问,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浪,俗话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培养学生探索未知,教师本身也要去做一个开拓者。
(2)动态化原则:传统的教学原则,学生处在被动式静态之中。而动态化原则要求举一反三地启发左右捕获、触类旁通,把学生的思维、想象引导到前向、逆向、纵向、横向去探明地理事物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使其在不停顿的思考与探索中猎取知识,激发求知欲。例如讲到《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一节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调查、参观,摄制了一部电视教学片。每上这节时,都给学生放映,他们感到新颖,受教育很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又如上《现代海洋学》选修课时,就放映日本彩色科教片《海洋开发新技术》,激发了他们学习海洋知识,立志将来开发海洋的热情。由此表明动态化原则是思维的运动性和飞跃性,是激励智力发展的动力。
(3)个性化原则:心理学家说:“创造力是架在才能与个性之间的桥梁。”个性化原则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特长,鼓励学生独创性,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与爱好。创造性是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创造总是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我校有一位学生,从小学就喜欢天文学,他看了许多天文书刊,而且自己买了许多天文望远镜仪器零件,自己制做了两架伽里略望远镜,可以放大17倍。他连续三年用自己制做的望远镜对太阳“黑子”进行观测,并详细记录和绘制“黑子图”,写成“太阳黑子观测”小论文,荣获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论文一等奖。1986年,我校选派了三名天文小组学生去海南岛三亚市天涯海角和北海市观测哈雷彗星,他们拍摄了大量照片,回校后进行研究,并给母校留下这一珍贵的历史彗星照片。后来这几位学生升入全国重点大学攻读天文物理专业,并取得了可喜的优异成绩。
(4)综合性原则:现代科技向纵向、横向、广度、深度密集型发展,出现了许多边缘科学。因此,学校的教育应允许学生“偏科”,向“通才”、“博才”方向发展,使他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发展,并学会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去解决“四化”建设中的问题。
(5)判断与推理原则: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判断是对地理事物断定的思维形式。判断所肯定的地理内容与客观现实相符合,判断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例如判断地层的演化史,必须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的年龄等进行判断。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例如CO2的增多,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发生变化,沿海平原和城市将发生什么变化?……等。教师指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往下推,最后让学生得出结论。一般在贯彻这个教学原则时,可以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原则,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但绝对不能呆板的死用一种推理方法,这样会造成学生厌烦,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智慧的品质,必须根据个性与群体因材施教,也就是根据心理特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所要求的教育目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是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是最好的品质。我们在备每一节课时,都要认真考虑一项活动,都要引导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动态之中,探索求知的新境地。例如我校地质爱好者协会会员赴辽东半岛考察海岸地貌的发育、岩性、构造、海蚀营力等活动时,有一位学生很认真观察,带着一种好奇心去探索,观察得非常仔细,返校后,写成一篇《辽东半岛海岸地貌是“地动”和“水动”共同发育的结果》的小论文,获得专家的好评。另外一位学生根据海蚀洞、海蚀崖、海岸阶地等地质、地貌现象,发现海岸不是以沉降为主,而是呈现着回升现象的复式海岸,说明我国北方海岸有过抬升的趋势。因此,他写成《旅大地区海岸在缓慢地回升》小论文,荣获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论文奖。我在讲到红海时,画了几张略图,激发学生去探索未来的红海发展趋势,每个学生都好奇的去想象、思索,最后得出红海在扩张,将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红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