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语篇。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通常的做法是:针对每一篇的阅读材料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阅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接着核对答案。这样的做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其做题的速度。但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模式,片面强调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学生一直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地进行做题练习,使得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师生间较缺乏交流互动,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对英语阅读课逐渐失去兴趣。同时,学生虽然按要求完成了题目,找到了答案,但却仍然不能概括出语篇大意,复述出语篇的重要细节。这种现象使得阅读教学失去了本来意义,沦为了纯粹的应试教育。因为阅读本应是一个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要对阅读材料里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理解和归纳。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在对语篇进行有选择的在加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大意,复述主要情节,才能达到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和要求。而在如何分析和归纳语篇主题、概括大意的问题上,词汇模式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语篇的主题是由词汇衔接链的贯通而得到实现的。Hoey(1991)指出,并非语篇中所有的词汇项都能进入词汇衔接链。能够进入的叫做“核心项”,不能进入的叫做“边缘项”。包含核心词汇项多的句子被称为核心句,反之,则被称之为边缘句。核心句的分布并不一定是线性分布的,不管它们相隔多远,只要它们享有较高比例的词汇项复现,它们的关系就很紧密,复现词汇项越多,它们的关系就越紧密,黏附程度和核心度也越高。同样,语篇中句子所载的信息量就越大。而这些黏附句就可以看做是该语篇的摘要,因为它们承载了该语篇中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通过词汇复现发现语篇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寻找与核心词关系密切的句子,就会比较容易的找到整个语篇的大意,同时增进了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结
综上所述,词汇模式理论不仅在语篇结构分析中具有一定优势,还为英语教学实践,特别是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传统阅读教学中薄弱环节起到了指导改善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词汇模式理论实质的论述,分析了目前在阅读教学中在授课模式及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该理论的提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词汇项的复现具有很强的衔接功能,这种功能反过来可以帮助读者识别语篇的主题及其大意,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词汇模式理论仅限于非叙述性体裁的语篇。至于是否适用于其他体裁的语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这不影响它对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此外,如何将词汇模式理论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确实的发挥和应用,恐怕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但必将会带来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