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划性策略。要搞好高考的备考复习就要制定复习计划,这一点是每个老师都知道的事。但问题是根据什么制定计划,制定的计划是不是科学、是不是有针对性,能不能切实有效地落实。笔者认为,复习备考计划的制定要考虑教学大纲和高考的要求,更要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复习时间和内容,更要注意“阶段侧重,适当集中”、“长计划、短安排”的原则。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随便写几条完事。计划要通盘考虑,要切合实际,要详细。近几年,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一般把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教材为主线。时间不宜安排过长,教材内容的处理不宜过细,要侧重于教材中课文篇章的理解,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学习、复习和巩固。重点抓好常用词、词组的集中记忆,重要句型的运用,突破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并通过单元达标训练为后来的综合训练扫清词汇上的障碍。第二阶段,以语法为主线,侧重于基础语法知识的系统归纳总结。复习时将语法要点相对集中,通过强化训练,着重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基本语法概念,突破语法难点,把握有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第三阶段,侧重于高考题型的专项训练,主要通过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辅导,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强化训练。第四阶段,主要通过精选的套题进行查缺补漏和答题应试的规范性训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应试水平。
二、激励性策略。复习备考的主体是什么?是学生。关键是学生复习,学生准备。所以老师应该、也必须在备考复习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鼓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使学生把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求知识。例如,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组织“知识归类”的展览和评比;布置学生分组选编高考模拟试题并进行交流;组织复习经验和体会的交流等,这些措施都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只要学生能够动起来,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和点拨,整个备考复习便会有声有色,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自主性策略。这个策略有两层含义,一是老师要有独立意识,在复习备考工作中可以也应该吸收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但不是拿来就用,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目光要盯着自己的学生。第二个含义是,在复习资料的选用上,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树立全局观念,摒弃题海战术,严格控制题量,认真准备好训练材料,最好自己选编材料。我们的体会是,自己编的材料最好用。我在组织备考复习时,总是按照复习计划中各单元的目标、要求及内容,广泛收集资料,自己动手编写一套既有针对性,又实用的复习练习材料。材料分为讲练材料、限时训练材料、课外阅读材料、课外练习材料和综合训练材料等几种类型,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有效。 下面再谈谈复习模式的问题。先请看下面几个模式:
一、英语早读内容安排 步骤:1、舒缓、优美的音乐;2、谚语、格言、名人名言(激趣、怡情、励志);3、一段美文(默读→欣赏→朗读→背诵);4、幽默或笑话;5、短文改错(改→读→背)。
二、三种基础训练模式 基础训练模式(1) 基础训练模式(2) 基础训练模式(3) 1、格言、谚语、名人名言 2、美文欣赏 3、每日话你知! 4、语法精讲 (小语法项目) 5、单句改错(520) 6、高考试题经典回放 1、词汇(350) 2、幽默与笑话 3、每日话你知! 4、句型翻译练习(35) 5、单句改错(520) 6、高考试题经典回放 1、幽默与笑话 2、每日话你知! 3、单句改错(520) 4、美文欣赏 5、句型翻译练习 (小语法项目) 6、高考试题经典回放
三、书面表达课堂训练模式 1、格言、谚语、名人名言;2、幽默与笑话;3、句型翻译练习(35); 4、单词复习;5、单句翻译练习;6、想一想、读一读;7、看一看、练一练。 上述第一种模式是英语早读内容安排。首先要强调的是,老师要对早读适当加以控制,防止学生放任自流,浪费时间。我们要求:1、把早读作为一节正课来上。要精心选好材料,设计好环节,安排好时间;2、在抓兴趣的培养,树立信心,知识拓展,陶冶情操,激发审美情趣的同时,突出“读”,训练朗读能力和阅读能力;3、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通过早读时间科学合理灵活有效的安排、材料的多样性、方法的多变性,实现“一举多得”的目的。 上述第二部分包括三种模式,是专门为高三美术班第三阶段复习备考所设计的。这个阶段,该班每周有九节课,周测和试卷讲评3节,限时训练2节,书面表达1节,其余3节就采用这三种模式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 上述第三部分是一个书面表达课堂训练的模式。其中“想一想、读一读”是提供一个书面表达的提示,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么写,然后放映参考范文,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练一练”是让学生看一个书面表达的提示,然后根据具体要求,自己动手练笔写一篇短文。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单句翻译练习”这个环节不是随便设计的,是为展开第六、七两个环节所做的铺垫,所翻译练习的原句都是来自后面两篇短文,这样做也体现了“先输入后输出”的原则。 下面再谈几个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1、在复习备考的一个阶段中,某个模式基本固定,但内容天天出新,学生并不感到枯燥无味。这就像一份好的杂志,一年十二期,每期都是新的、不同的内容,但栏目基本上是固定的。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模式。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在大的复习备考框架下给老师组织复习备考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思路,有利于老师从最具体的工作做起。 2、这种所谓的“模式”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更不是用来束缚老师组织教学的枷锁。笔者认为,一方面这正是把复习备考计划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其二,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情况、复习进度和要求等及时加以调整,充实内容,灵活运用,不能一副老面孔走到底。 3、老师在使用某一个模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注意把握训练的阶段性、材料的连续性和内容的针对性等原则。从上面所提供的几个模式可以看出,我们在设计模式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整个复习备考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考虑到了一节复习课的密度和节奏感和学生的精神和心理调节。 4、在复习备考中,采用这种模式还有利于备课组老师的分工合作。他们就像一个杂志编辑部里的每一个栏目的责任编辑,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定一个栏目,专心而且精心地收集组织材料。备课时大家只需要每人拿出一点东西往一起一凑,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样,不仅学生每天都可以学到新东西,老师本人每天不也可以领略到新的风景吗? 教无定法,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力求把复习备考工作做得更好。以上把我们在近年来复习备考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拉扯出来,以求与同行探讨,得到同行的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