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选了《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中张释之的事迹。《史记》是典范的纪传体作品,文字雅洁平易,学生并不陌生。另外,为降低文面理解难度,对不涉及做题及晦涩难懂的语句做了删节,对个别生僻语词作了注解,学生应对应该不会感到困难。这一板块主要考查了理解文言实词(“悉”“景”“当”“等”,四字均源自初高中课本)在文中的含义、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等。第4题学生误选较多,当然与选项的干扰性较大有一定关系,但学生显然对出自课本的实词欠缺举一反三的能力,可见对重点实词的掌握不牢固。第7题翻译文句,多数学生对“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和“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恭承宗庙意也”两句的大意还能翻译出来,但落实到在对“亲”“赖”“属”和“致”等重要实词及“固不败伤我乎”的句式时,理解就有偏误,因此翻译还欠准确。
古代诗歌鉴赏,选用北朝诗人裴让之的《送北征》,诗人并非“一流名人”,学生不熟悉,但他们完全可从诗作“沙漠”“胡尘”“关山”“烽燧”“武略”“高台”“朔风”“匈奴”“壮士”等意象,看出诗作属典型的边塞诗。另外,为使学生贴近诗人,我们对诗人作了注解。诗作整体语言较易把握,诗作整体鉴赏空间较大。我们的考点设置也明确具体,主要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诗人的观点态度上。总体说来,两道题学生表现尚可。但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学生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不关注注释,不知道命题者给注释的目的。如:我们对诗人作了以下注释:“北朝诗人,曾先后在有尚武之风的西魏、北齐做官。”但学生在结合诗作回答问题时对此点置之不理、忽略不计,以致失分。(2)不能从整体上理解诗作,题目明明是“送北征”,学生只在“北征”上做文章,“送”字根本没有理解,答题时自然会失之偏颇。(3)只知套术语而不能准确理解和展开。一看到几个意象,很快就锁定为“边塞诗”,而对“边塞诗”的鉴赏,只记住了“雄浑”一个词,因此干巴巴地说几句不着边际的话,草草收束。
名篇名句默写,这一板块主要考查了名篇名句的识记,采用经典常规的直接考查方式。依次涉及到《论语·学而》、杜甫的《登高》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三篇诗文,考查了先秦语录体散文、唐代近体诗和宋词三种体裁。三篇诗文中,第一题属于初中作品,后两题属于高中作品。均出自课标规定必背的64篇作品(其中,初中50篇,高中14篇)中,没有超纲过界。因为是一模,我们特意选择了“一线名句”的内容和一初中两高中的匹配方式,主要还是为配合一线备考。学生答题方面,有的张冠李戴,如看到“不亦乐乎”,就在前面的空缺处误填成“学而时习之”,另外断句残篇且错字尤多,如答案“万里悲秋常作客”中,常——长,作——做(这个字错得最多),“一尊还酹江月” 中,尊——樽,“酹”字不会写或写错等等。背诵积累还不到位,初中背诵篇目由于时间久远、记忆模糊的问题,尤需加强。
选考题(乙)
本部分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部分,学生可任选一题作答。
1.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查了学生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傅爱毛的小说《糟糠之妻》的阅读能力。考查点主要是分析概括作品的内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欣赏作品的形象,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糟糠之妻》这一微型小说,有较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一个貌似崇高的人物张彬,之前因家境贫寒年龄老大,便委屈自己与并不满意的姑娘阿平结婚,婚后仕途顺利、飞黄腾达,但处处不忘在朋友尤其是妻子面前显摆自己不离弃发妻的高尚行为,终致妻子为维护尊严,当众拿出离婚协议要与其离婚的结果。作品的内容和塑造的形象不难把握,学生的作答情况却不太好。如11题的第(2)题,问:小说多次写到张彬“朋友们”的言行,这样写有哪些作用?学生多数都能答出间接(或“侧面”)写出阿平长相平常的特点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突出阿平尊严受到伤害后内心的痛苦感受等,但对“展现社会环境,表现当今社会对婚姻依然存在传统的‘郎才女貌’的追求和只重外表、忽视人品的肤浅认识”这一点只有极少学生能概括出。说明学生对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环境四位一体的关键要素还是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回答问题时思路狭窄,不够全面。而对第(3)题,问:小说中的张彬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多数学生不会概括,只会抄原文相关的现成文句,说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到位,语言组织能力有待加强。更突出的问题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偏差极大,有不少学生甚至把张彬理解成一个“重情重义”的好丈夫形象,只是因为不注意做事的方式,所以才导致妻子的误解,“好心办了坏事”等等。这一理解乍一看,似乎也有合理之处,但暴露出的问题应更引发我们的深思,学生阅读总量的严重不足,导致阅读理解能力的贫弱,不注意整体,却纠结于局部,导致理解走偏,南辕北辙。这一点在最后一道探究题方面,学生也有同样的问题。总之审题不清,答题不得要领,答案没有思路,不会分条列述,对探究新题型的答题规范认识上还非常模糊。从学生捉襟见肘的表现可以看出,其理解、思考、鉴赏、探究和语言表达的能量积蓄还远远不够。
2.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查了学生对吕文浩、雷家琼的传记作品《“终身校长”梅贻琦》的节选部分《开创清华的黄金时代》的阅读能力。考查点主要是分析概括作品的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选答此题的学生,答题情况总体比文学类文本阅读好,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学生不会概括,过多地抄写原文或者无关信息。探究题作答时,不能从读文章转到读出“自己”来,自我的启示写得少,而且答题缺乏专业术语,语言直白贫乏,缺少语文味儿。
总体来说,在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选择上,85%的学生从避难就易的功利心态出发,选择了稍显简单的实用类文本题,导致文学类文本题对于某些学校的学生来说几乎形同虚设。但也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有些学校反其道而行之,全校几乎90%的学生都选择了文学类文本,细问其原因,原来,此校只训练了文学类文本。他们采取这一对策的考虑是,第一,为让学生在考场上节省时间,集中精力应答,以提高准确度、得分率。第二,实用类文本虽然偏重于筛选,难度看似比文学类文本低,但常常要求学生看到传主身上所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并据此做阐发,而学生这方面的人文储备不足,只好选择小说。为此,备课组统一做要求,用了大量时间,只做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备考,放弃对实用类文本的复习。对此,我们很担忧。从大的趋势以及对五年来课标卷选考题的调研也可以看出,学生倒向实用类文本的倾向越发明显,而这种貌似“拨乱反正”的倒向文学类文本的倾向更引发我们的深思,这两种“一边倒”的现象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都是极其不利的,也是与课标的相关要求背道而驰的。一线师生应摒弃这种功利心态,切实做好两种文本的训练。教师要尽量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的阅读和审美取向,从而全面备考,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