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潮汐是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波动。通常海面周期性的涨落称为潮汐,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称为潮流。
中国近海的潮波系统,主要是太平洋传入潮波形成的。西太平洋的潮波通过两条路径传入中国近海:一是经琉球群岛之间诸水道进入东海,二是经巴士海峡进入南海。进入东海的潮波又分为两支,主要的一支向西北传播,从而形成东海、黄海和渤海的潮波系统;另一小部分向南进入台湾海峡。进入南海的潮波,主支南贯南海,构成南海的潮波系统,分支则向北转折进入台湾海峡南部。
潮汐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
半日潮是在一个太阴日内,出现高潮和低潮各两次,且相邻高潮及相邻低潮的潮高均几乎相同,涨潮时和落潮时也几乎相等。
全日潮是在半月内有连续二分之一以上天数,在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低潮;而在其余日子则是半日潮。
混合潮是不正规半日潮与不正规全日潮的总称。不正规半日潮是指虽波动次数同半日潮,但潮差不同,涨潮时和落潮时也不等。不正规全日潮是指半个月内,日潮天数不超过7天,其余大多数日子为不正规半日潮。
中国近海由于海区形态和海底地形比较复杂,潮汐性质在各海区不相同。东海西半部和黄海大部,以半日潮为主,而东海东半部、黄海成山角以东海区以及渤海的大部,都属不规则半日潮。南海包括中央海区在内的大部分区域都为不规则全日潮,其余地方为全日潮区和不规则半日潮区。
潮流的变化一般较潮汐更为复杂。各海区中海面开敞的区域常形成旋转流,其旋转方向多为右旋,但秦皇岛以南,渤海海峡以东,黄海南部,东海西部及珠江口以东几个海区为左旋。潮流的速度除了与潮差成正相关外,地形的影响亦十分明显。渤海中的海峡处潮流可高于其它处2—3倍;黄海中
央的潮流弱于东、西两侧沿岸处潮流;东海的潮流越近岸处,流速越大,长江口、杭州湾和舟山群岛附近是我国沿海潮流最强的区域。南海开阔,潮流相对最弱。
中国近海潮差分布的地区差异很大,总的趋势是外海潮差较小,越近岸边潮差越大,湾口潮差向湾顶递增。各海区中,渤海的最大潮差出现在渤海湾和辽东湾顶。黄海由于地形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东岸潮差明显大于西岸。东海西侧潮差大于东侧,浙、闽沿岸为我国沿海最大潮差区。南海是中国近海潮差最小的区域,但在我国两广沿岸潮差较大,北部湾顶的北海潮差为南海潮差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