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内蒙古地区区域开发与整治

时间:2011-01-29  归属:中国自然地理

第三节  区域开发与整治

一、草地资源开发与建设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天然草地总面积约8亿亩(可利用面积约7亿亩),占全国牧区草地总面积的近1/5。草地类型以草原类草地为主,占草地总面积的60%。其中,典型草原2.85亿亩、草甸草原1.1亿亩、荒漠草原1.2亿亩。另有草原化荒漠0.6亿亩、沙地植被1.4亿亩,低平地草甸1亿亩。

(一)草地资源开发利用

天然草地是畜牧业最主要的饲料来源。据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全区天然草地已利用面积占可利用草地的93.6%,放牧大畜和羊5000万头(只),折合绵羊单位8000万只。除呼伦贝尔草原利用不足90%外,像锡林郭勒、鄂尔多斯牧区,已利用草地所占百分率都在98%以上。天然草地的利用方式,一般分为放牧、割草和两者兼用。

放牧利用草地的传统方法是,根据不同类型草地的季节适宜性,划分季节营地轮牧家畜。内蒙古地区以高原牧地占优势,由于地形单一,草群季节适宜性之地区差异不明显。所以,除山地牧场只宜于夏秋季放牧外,广大高原和平原牧场之季节营地,主要依据牧场面积大小、水源条件,以及中、小地形组合特点来划分。多数牧区划分冬春和夏秋两季牧场。冬春牧场一般选在避风向阳的河谷、湖盆平原和固定沙丘地等;夏秋牧场选择气候凉爽的丘陵、岗(台)地及开阔平原。划分季节牧场放牧,旨在比较均衡地利用放牧地,以保证在各季节牲畜都有牧草供采食;同时也保护了草地免遭全年放牧的危害。今后适应草场承包到户的新体制,大部分放牧地将由季节牧场变为全年放牧的利用方式。这就需要借鉴牧业发达国家合理划区轮牧的方式,逐步实现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经营。

割草利用,按草地植被类型来看,以低地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东半部)较为适宜。其草群组成以中、高型禾草为主,盖度大,产草量高,其中羊草草地为最优良割草场。内蒙古地区天然割草场分布趋势是东部多,西部少,北部多,南部少;牧区多,农区少。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东半部和科尔沁草原,割草场占天然草地总面积的10—15%。乌兰察布和鄂尔多斯只有低地草甸类草地宜作割草场。

(二)草地保护与建设

天然草地属再生资源,施行科学管理,便可永续利用,否则便会导致草地资源破坏。草地资源破坏有毁草垦殖和草地退化两种表现形式。内蒙古地区大规模垦殖草原,发生在近一、二百年。据历史资料记载,1802年至1930年就有三次大的“放垦”,草地面积不断缩小。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在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曾两次大规模垦殖,虽后来被制止和封闭,但40年来,全区草地面积还是减少了1.2亿亩。至于天然草地退化,则更为普遍。据截止于1988年的调查,内蒙古全区草地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的近40%。主要草地类型退化的一般特征是:(1)草群中的优势植物针茅、羊草、隐子草、冰草、菭草和伴生植物如伏地肤、扁蓄豆等优良牧草明显减少,而一些适口性差的杂类草和不食的毒害草数量相对增加,如阿尔泰狗娃花、百里香、栉叶蒿、骆驼蓬和狼毒等。(2)草群盖度、高度、产量明显降低。退化较严重的草地,草群盖度降低30—40%,高度降低2/3,产量下降40—60%。(3)牧草生活力减弱,繁殖率下降,物候期推迟。(4)草地的鼠害、虫害加剧,进一步损害牧草,破坏环境。沙漠化是草地(及部分耕地)退化极端严重的表现形态。内蒙古地区存在沙漠化潜在威胁的区域有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呼伦贝尔沙地,合计面积12.8万平方千米,连同阴山北部沙质草原和宁夏灵武县沙地,总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据80年代中期调查资料,已发生的沙漠化面积5000万亩,涉及30多个旗县。造成草地退化,一是外部原因,诸如乱开滥垦草原;为获取燃料无节制地砍伐灌木、搂柴草;挖药材、搂发菜,等等。二是牧业生产中过度利用,即对草地长期过度放牧或连年割草,也会导致生态平衡破坏,草地发生退化。内蒙古地区草地利用强度逐年增加,1949—1991年,全区牲畜头数增加了5.4倍,而天然草地面积却减少了9%,牲畜密度比前增加6倍。

建设网围栏是草地建设的首要措施。 至1990年,全区已建成围栏草地4800余万亩,占已利用草地的4.4%。平均每头家畜拥有1亩围栏草地。现有围栏多建在退化(含沙化)草地上,通过围栏保护以恢复和培育提高草地生产力,许多已见成效。部分围栏的作用在于围封割草地,经过一春一夏的保护,到秋季收割饲草。在围栏中还进行草地改良的多种试验,例如广泛采用浅耕翻技术,改良退化的根茎型(如羊草)草地,促使草群复壮,产草量提高几倍、十几倍。再如草地灌溉,东乌珠穆沁旗大型水库乌拉盖水库、巴林右旗草原水库、翁牛特旗幸福灌渠,其效益都在发展草原灌溉。

改造天然植被,建立人工草地,是草地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据国外和国内经验,人工草地上载畜量可提高许多倍。近年来,内蒙古地区人工种草发展迅速。1990年,全区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近1800万亩,种植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等豆科牧草。今后发展人工草地,应充分利用天然牧草基因库,重视本地野生牧草的引种、驯化和种子繁育。例如,在灌溉条件下,可种植小糠草、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草地早熟禾、多种苜蓿、胡罗巴、野豌豆等。在盐湿地上可种植野大麦、芨芨草、碱茅等。在草原区可引种羊草、冰草、针茅属许多种、花苜蓿、兴安胡枝子、锦鸡儿属的一些种,地肤、驼绒藜、冷蒿、多根葱等。在沙地上可栽培(固沙植物)油蒿、沙柳、小黄柳、沙拐枣、山竹子、细枝岩黄芪等。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区域开发整治内蒙古地区
  • 上一篇: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 下一篇:内蒙古地区地区内部差异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