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0年代开始,从传统农业向高耗能的无机农业转变,农家有机肥被化肥所替代,绿肥轮作制被粮食连作制所替代,虽然复种指数上升,但土地肥力下降。长此下去,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化肥投入水平最高的国家,而耕地有机含量降低,土地污染,成本增加,风险加大。西方国家常规的以石油为动力的现代化农业,看来也难以持久。于是从80年代开始,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走自己农业现代化的新道路——生态农业的道路。
所谓生态农业是把农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经济、技术复合人工系统,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农业生产。其目的是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力,通过高度集约化经营,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无废物、无污染生产,达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的,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
为了实现大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强农业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录求既能增加农业生产,又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农业持续发展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6 700多万公顷。组织实施了“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上游和沿海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1996年完成人工造林431万公顷、飞播造林60万公顷、封山育林366万公顷。在广大牧区采取退耕还牧、建设人工草场、防治沙漠化措施。推广农村能源建设,推广省柴节煤灶1.7万户,沼气569万户,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和小水电等技术。1996年中国参加了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建立106处。
中国发展生态农业和国际上的持续农业对接,并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至1996年底已在全国建立了不同类型,县、乡、村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验点 2 000多个,它们在农业调整结构和持续发展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扩大开发了农业资源,增加了产品的有效供给,转移了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改善了生态条件,收到了多方面的功效。其中建立较早的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的粮食年产增长10%,总产量提高1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水土流失有所控制,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根据实践经验,要把生态县建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有显著改善和提高的县,就要因地制宜实施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环境保护和农村能源动力等六大生态工程建设,同时进行生态带开发、土地系统综合开发、农林立体开发、生态位开发、废物资源化开发和加工系列开发,把发展经济和建设环境结合起来,促使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中国广大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创造出10种具有高产和高效特征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①南方稻田动、植物共生模式(利用稻田养萍、鱼、蛙、蟹、虾);②农林间作或混林间作模式(如枣粮间作、果粮间作、桐粮间作等);③多种多收的时间结构优化模式(一年四季将粮食和经济作物进行多层次间作套种,利用各作物之间的生长时间差及对养分的要求差进行合理配置,促进各种作物互不影响而生长良好),达到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目的;④多层高效的空间结构模式(农田作物按地形划带立体种植与同一块田内多种作物多层立体种值);⑤基塘结合模式(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稻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等);⑥生物能多层循环再生模式(鸡—猪—沼—鱼模式);⑦庭院立体经营模式(利用池塘养鱼、繁殖蚌珠、圈养鸭、鹅,塘边种植牵蔓性葡萄、瓜类,向水面延伸向空间发展,并在葡萄和瓜架下圈养鸡);⑧多样性、有序性增强抗灾力模式(立体农业为丰富天敌种群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自然而然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使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之中);⑨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促使人工林快速生长,又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⑩多系统、多种群结合提高整体效应模式(通过调整各个亚系统及各亚系统内各个组分来达到大系统的协调发展,而发挥整体效应的目的。整体效应的优化模式主要由各种生产结构优化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