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煤炭以大同为集结点,主要向东运往京沈、京广、京沪沿线及其以南,包括从秦皇岛下海称为晋煤南运北通道。其吸引的主要矿区除大同、平朔外,还包括新开发的河保偏和内蒙古的准格尔、东胜以及陕北的神府,外运线路包括丰沙大、大秦、京原和新建的集通,1990年外运量近1亿吨,占“三西”煤炭铁路外运量的52%,尽管这几条线的外运能力合计尚可成倍增加,但考虑到神府-东胜煤田今后的建设规模,国家已建成神朔铁路,并已着手修建朔(州)黄(骅)铁路,这样神府、东胜的煤将改走新的通道。
(2)晋中煤炭基地和晋南煤炭基地。包括西山煤田、汾孝煤田、沁水煤田的北部和河东煤田的中部,主要矿区有晋中的西山、古交、阳泉,晋南的汾西和吕梁地区的离柳等。
西山与古交是我国最重要的炼焦煤基地之一。西山位于太原西部,主要为焦瘦煤牌号,过去只有一两个小型矿井,建国后通过改建和新建矿井,在70年代即已成为年产近千万吨的大型矿区。古交位于西山以西的后山,系80年代新开发的矿区,设计年产能力1650万吨,为肥焦和焦煤牌号。两矿区1995年产煤合计已近2 000万吨,供应全国大部分重点钢铁企业,近期规模可达3 000万吨以上。离柳是我国最大的后备炼焦煤基地,煤质类似古交,现已进行少量开采,鉴于我国主焦煤资源比较少,应当采取保护性开发措施,以便能够做到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阳泉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无烟煤基地,产煤除运往各地民用外,还供作钢铁厂喷粉和化肥原料,今后在向平昔、寿阳新区扩展后,年产能力可增加到 3 000万吨以上。
晋中与晋南煤炭外运,目前主要经由石太线,外运能力 5 000万吨左右。阳(泉)涉(县)线目前能力有限,因此,太原地区部分煤炭只能北走京原线外运。今后随着朔黄线建成,将增加中通道约 1亿吨的外运能力,阳涉线通过改建可把能力增加到 2 000万吨。由于太(原)旧(关)高速公路的建成,公路运煤的数量也可望有所增加。
(3)晋东南煤炭基地。主要包括沁水煤田中南部的潞安与晋城两个骨干矿区,以及众多的地方煤矿。该煤田以无烟煤为主。晋城无烟煤低灰低硫,发热量高,热稳定性强,与阳泉煤不相上下。在潞安则有较多的炼焦煤,该煤田因位置比较闭塞,长期以来生产规模不大。自80年代以来,相应于邯长铁路的通车和太焦铁路的改造,外运煤炭能力加大,潞安与晋城矿区都新建了一些矿井,加上地方煤矿的发展,晋东南基地现已达到年产3 000万吨的水平。鉴于沁水煤田的巨大资源潜力,只要外运煤得到进一步通畅,潞安、晋城两骨干矿区可达到各年产3 000万吨以上的规模。同时,由于侯月铁路的建成,又为位于河东煤田南端的乡宁矿区的开发与外运创造了前提。该矿区赋存优质炼焦煤,主要为主焦煤牌号,可与离柳矿区统筹规划,遵循国家主焦煤开发政策进行保护性开采。
此外,河东煤田的局部地段已着手开发,其中位于晋西吕梁地区的离柳矿区和晋西南地区的乡宁矿区正在建设现代化矿井。预计下一世纪初可建成为重要生产基地。
2.河北(包括北京)产煤区
河北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冀南、冀东和京西,绝大部分均已开发。冀南煤炭基地主要矿区为峰峰、邯郸,冀东煤炭基地主要是开滦矿区,年产量均在1000万吨以上,其中开滦长期居于全国第二大煤矿区的地位,仅次于大同。此外还有几个中型矿区,包括京西、井陉、兴隆等。尽管河北各煤田储量不是很大,但靠近消费区,煤种又比较重要,炼焦煤占到全省储量的40%以上,因而开发历史较久。几十年来开滦、峰峰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炼焦煤基地,京西无烟煤则对京津民用煤供应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大多数矿区开发强度大,目前有的资源已逐渐枯竭(如井陉、兴隆、下花园),接近报废,有的已进入深部开采(开滦),河北南部各矿区将逐步转入的下层煤开采,将受到奥陶系灰岩水的威胁,京西矿区则已逐步转入不稳定煤层开采,开采条件日趋困难。今后将一方面合理延长现有骨干矿区的服务年限,另一方面新建蔚县矿区,以便于争取在近期仍能保持全省的煤炭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