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消费增长迅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一直以煤为主,1965年石油比重开始上升,到1976年曾达到23%的最高值,而后又逐年下降,至1995年为17.3%,和能源生产构成中石油比例的变化大体相似。
石油的消费量过去一直控制在国内可能供应量的范围内,直到1988年以前,基本上没有成品油进口。其后随着能源价格与市场管理的进一步改革,油品需求自1990年以后每年以7%~10%的速度递增,主要是由于公路运输与城市交通用油增长很快,东南沿海省份进口石油猛增,农村经济发展也使油品需求不断增加。这样,从1993年起我国石油总消费量超过了生产量,使我国由石油出口国成为净进口国(见表5.11)。
表5.11 1989~1993年我国原油和主要油品进出口(万吨)
1995年原油进口1709万吨,出口1885万吨,成品油进口1440万吨,净进口量继续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必然导致对石油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生活各方面都需要越来越多的优质能源,首先是石油、天然气。在当前世界石油市场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我国沿海地区有可能进口更多油品或建设更多加工进口原油的炼油厂。因此预计到2000年以后,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有可能回升到22%。由于国内原油生产预计2000年及2020年分别可达1.55亿吨及1.8亿吨左右,而需求预测2000年及2020年分别为2亿吨及3.2亿吨。因此必须增加石油进口,以满足消费增长。
四、中国主要油气生产基地
1.松辽石油基地
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发现并探明了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大庆油田,就其规模而论也是世界级的大油田。它分布于黑龙江省西部,南北长近200公里,东西宽15~25公里,含油面积2 000平方公里。地质构造上为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属多油层,厚油层油田。大庆原油为含硫低的石蜡基原油,含蜡量高达20%~30%;凝固点高,因此从采出、集输到贮运均需加热保温;粘度高。
大庆油田自1960年开始采油以来,原油产量增长迅速,1966年超过1000万吨,1972年超过3 000万吨,1976年超过5 000万吨。由于采取了早期注水、加密建井、注入化学聚合物开采薄油层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得原油生产一直保持在这一高水平上,1993~1996年更连续年产超过5 500万吨。预计今后仍可稳产到2010年左右。
大庆原油供应东北各炼油厂、北京及长江流域大部分炼油厂,也是中国原油出口的主要来源。其原油运输方式主要是:一小部分经让湖路—通辽铁路自北而南,大部分则由管道直接输往东北、北京各炼油厂和输至大连港装船外运。
扶余油田位于大庆之南,吉林省西部,含油面积约200多平方公里,油田地质情况与大庆基本相同,自60年代以来,原油年产量一直保持在200万吨上下;大部分原油进入大庆油运输管道。
2.华北石油基地
包括胜利油田、冀中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辽河油田以及渤海海上油田。在地质构建上属华北地台的第二、三级构造带,地理上属于黄河、海河、辽河冲积平原及渤海浅海部位,涉及山东、河北、河南、辽宁、天律等省市。
胜利油田: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河口附近地区。在地质构造上跨越济阳、昌潍两个拗陷区,主要含油单元在济阳拗陷地域范围。涉及三十多个县,重点在垦利、利津、滨县、沾化等县境。1960年初期发现后,不断扩大范围增加储量,尤其80年代初在黄河口及孤岛等地区取得勘探与开发的重要突破,使整个胜利油田迄今已找到60多个油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30多亿吨,原油年产量在70年代增加到2 000万吨以上。从1987年至今保持着年产3 000万吨以上的生产水平,成为我国仅次于大庆的第二大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