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南部丘陵:贫困的西海固
南部固原地区6县主要为黄土丘陵和六盘山地,俗称山区。50年代初曾建西海固回族自治区,“西海固”也就成为该地区习称。其面积占全区1/3弱,人口占1/3强,回族近半。
这里属我国著名的黄土高原。六盘山、月亮山、南华山等突兀于黄土丘陵之上,海拔1326~2 955米。地形破碎,水蚀严重,塬、梁、峁与川、沟相间。自然植被以干草原为主,六盘山地有较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及众多野生生物资源。清水河、葫芦河(渭河支流)、茹河、洪河(陉河支流)沿岸是主要的农耕地带,黄土丘陵坡地也广布旱作农业。
这里古代森林广布,草场丰美,农业发达,唐代曾为全国养马业中心,直到明代前期,仍为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区。汉代至唐宋间,丝绸之路北道穿越本区,固原城一直是丝路要冲,明代列为九边重镇之一。但明代中叶—清初以后,交通干线(先后为驿道等)南移,交通地位大降,成为偏僻之乡。随着人口激增,大片坡地草场、林地被垦,形成广种薄收的粗放生产方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恶化,干旱、冰雹、霜冻、暴雨等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低而不稳,水土、人粮、畜草之间矛盾日趋尖锐,逐渐形成水源贫乏、四料(肥料、饲料、燃料、木料)俱缺的生态环境和“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农民生活贫困,文化落后,素有“苦甲天下,贫困之冠”的说法。
1982年起,党中央、国务院把宁夏西海固地区与甘肃定西、河西一起列为“三西”专项建设工程,拨专款进行大规模的综合开发整治,成为我国政府实施的第一个区域性反贫困计划,标志着扶贫工作由分散的生活救济型向区域性开发扶贫型的重大转折。十多年来,西海固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发展水平和农民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迄今为止,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累计4 000多平方公里,建设梯田、沟坝地等旱作基本农田 20余万 公顷,粮食单产由50~70年代平均每公顷600公斤左右提高到80年代平均848公斤,90年代前期(1990~1995)平均1164公斤。1996年一年建水窖、土圆井4万余眼,打机井100多眼;地膜玉米种植取得突破性进展,粮食空前大丰收,比1995年增产80%以上,养牛业、林果业发展加快,计划生育、劳务输出也大步前进,当年有4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
西海固6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95年底工业产值仅占全自治区的3%,人均工业产值329元,为自治区平均值的8.5%。随着宝中铁路通车和东西合作工程的推进,封闭局面正在打破,以马铃薯、豌豆等为原料的淀粉工业迅速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建材等行业前景良好。
西海固地区目前城镇少而小,且星散分布,城镇化水平仅7.1%。固原县城作为宁夏南部重镇,近年来二三产业和公用设施发展较快,城镇人口已达6万多,为自治区最大县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