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

时间:2010-01-29  归属:教育心理学(北师大)

一、课堂纪律的性质

(一)课堂纪律的概念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二)课堂纪律的类型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即使是比较成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还是需要教师为他们的行为提供指导。所以,在课堂管理中,教师促成的纪律是不可缺少的。

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教师的指导、监督、惩罚、规定限制、奖励、操纵、组织、安排日程和维护标准等,都属于结构的创设。而体贴则包括同情、理解、调解、协助、支持、征求和采纳学生的意见等。

2.集体促成的纪律

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同学察颜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如何信仰和如何行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卷入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促成纪律结构教师学生课堂任务管理第三行为
  • 上一篇: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 下一篇: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