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棕漠土是石膏-盐层土中分布面积较大的类型,仅比棕漠土略小一些,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山脉、甘肃省的北山、祁连山一线以北和宁夏贺兰山以西的广大戈壁平原地区,青海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面山前洪积扇戈壁以及上述地区的部分干旱山地上,也有不少分布。在相邻关系上,东面连接灰漠土和腾格里沙漠,北面与邻国蒙古连接,西边依着棕钙土或栗钙土山地,南边与棕漠土连接;在青海地区,上接棕钙土山地,下连棕漠土与盐土。主要分布地带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半部比较狭窄,东半部比较宽敞。其间分布有两个大沙漠,西边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多属固定、半固定风沙土;东边的巴丹吉林沙漠,80%都是流动风沙土。气候非常干旱,年降水量大都在100毫米以下,蒸发量比它大30~40倍。年平均气温7~10℃,更接近暖温带,与灰漠土比较起来,它的水分状况就差得多了。除中部弱水河有一点祁连山雪水补给的地表水流外,广大平原都呈现一片沉寂酷旱的石漠景色。植物非常稀少,偶尔见到稀疏的假木贼、麻黄、琐琐、红砂、霸王、优若藜、猪毛菜等小灌木,覆盖度仅3~5%,多数地面是不毛之地。它的生物积累就更加微弱,有机质含量仅0.3~0.5%,比灰漠土小1倍左右,而砾质化和碳酸钙表聚却有明显增强。
灰棕漠土的地面,普遍都有一层黑亮的砾幂,砾幂下的结皮呈浅灰或黄灰色,蜂窝状孔隙发育较好,厚度1~3厘米,细土中也混有碎石,下边的片状—鳞片状结构常因砾石太多不很明显,甚至缺少。碳酸钙含量为7~11%,比下面土层高1倍左右。这一点既与灰漠土上少下多的分布状况显然不同,又是漠境土壤典型特征碳酸钙表聚的重要表现。紧实层厚3~8厘米,呈暗褐或浅红棕色,含粘粒19~23%,比上、下土层约多4~13%,与灰漠土相仿。氧化铁(Fe2O3)含量占灼烧土重的4~6%,比上、下土层约多0.5~1.5%,铁质化比灰漠土明显增高。石膏和盐分出现的部位比灰漠土也高得多,一般在10~40厘米深处,有的部位更高,揭开结皮就有大量石膏聚积,这种状况多出现在丘陵低山石质残积母质地段。石膏的颜色有肉红色、白色、灰色几种,形状有簇状、纤维状结晶,有的在砾石的背面形成钟乳状结晶,有的呈蜂窝状与砂砾石胶结在一起形成石膏磐。石膏的含量变化较大,一般以成土年龄较老,石质残积母质发育的含量较多,最高可达30%以上;沙质或新近洪积—冲积母质发育的含量较少,低的不足1%。盐分含量在0.3~1.5%之间,与石膏的含量关系密切,石膏多时,盐分的含量也多。盐分类型以硫酸盐为主,也有一些氯化物。有的含重碳酸盐0.04~0.07%,有一定碱化现象,但没有灰漠土那样普遍。土壤反应为碱性到强碱性,pH8.0~9.5,比灰漠土普遍偏低。
灰棕漠土的面积虽很广大,但由于含砾石太多,而且又非常干旱,发展农业比较困难。目前主要用来放牧,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养骆驼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