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亚洲-东南亚(3)

时间:2011-02-08  归属:世界经济地理
(三)稻米基本自给的国家,包括其他各国。其中越南和柬埔寨过去曾是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出口量同泰国相当,主要稻谷产区湄公河三角洲上的西贡(现越南胡志明市)一度与缅甸的仰光和泰国的曼谷并列为世界三大米市。但近几十年由于多种因素尤其是战争的破坏,使稻谷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不仅完全退出了出口市场,有时反而需要进口。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越南农业加速发展,才重新成为一个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情况则正相反,这两国过去因片面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稻米长期不能自给。近二十年来,由于采取多种措施,其中包括“绿色革命”的成功,菲律宾稻谷产量增长1倍多,印度尼西亚更增长了将近2倍,均实现了基本自给。

以橡胶为主的热带经济作物 东南亚在热带自然环境下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种植具有实用价值的作物至少有一千种。西方殖民者入侵后,东南亚成为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市场的需求和殖民者的经济利益始终是决定其生产特点,包括作物种类以及产地布局的基本因素,它直接造成单一化的生产结构和极为畸形的种植分布。各国之间生产特点上的差异,与此亦关系至密。

从生产结构上看,在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中,橡胶占据着压倒一切的优势地位,它是殖民地时期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除粮食外最基本的出口作物,在世界市场上亦长期占着极大比重。橡胶之于东南亚,正像咖啡之于巴西,是它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际劳动分工中所起作用的主要内容。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与上述国家相比,作物种类较多,其基本原因就在于它们沦为殖民地的时间较早,当19世纪初殖民者为掠夺其财富开始发展热带出口作物时,后来那样的资本主义国际劳动分工尚未形成,因此广泛种植了为欧美市场所需要的多种作物,特别是咖啡、香料、烟草、甘蔗、椰子等,并且在这些作物的生产上形成了传统。

从生产布局来看,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这一特点同作物结构上的狭隘专门化是相辅相成的。其影响因素,除发展大规模商品性生产所需要的集中效益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最有利的自然条件。(二)有利的地理位置,对外交通近便。(三)可供开垦利用的大片土地。(四)其他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动力因素的配合。在马六甲海峡两岸形成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橡胶集中产区,就是上述各项有利因素综合作用的一个生动例证。

近几十年来,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继续保持历史上形成的优势和特点,但作物结构已趋于多样化,在橡胶、椰子、甘蔗等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油棕、可可、咖啡、菠萝、香蕉、槿麻等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对繁荣经济、稳定出口收入起了积极作用。目前,按出口额计,橡胶、油棕和椰子在东南亚各种经济作物中分居前三位,以下依次为咖啡、蔗糖、菠萝、烟草、胡椒、茶叶、香蕉和可可。按国家的出口额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分列一、二位,其次为泰国和菲律宾。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还为这四个国家多部门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国家的工业化起了重要作用。

橡胶 1876年从南美洲移植到东南亚,1900年在世界橡胶总产量中东南亚不过仅占1%,而1920年已跃升到80%以上。在其激烈竞争下,橡胶在原产地南美洲迅速销声匿迹了,东南亚在橡胶的生产和贸易上执世界牛耳的地位则一直保持至今。目前,东南亚共有橡胶园500余万公顷,年产橡胶约400万吨,占世界80%以上,而出口量更达到90%。

东南亚发展橡胶种植业的条件是优异的。与其他具有类似气候条件的热带地区相比,东南亚的主要产胶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有着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这对几乎长年不间断割胶且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60%的橡胶生产是至关重要的。(二)紧邻马六甲海峡及新加坡等国际性大港,水陆交通近便,基础设施齐全(加工、储运、贸易、金融、保险等)。(三)政局比较稳定。由于橡胶种植投资七八年后才能开始割胶,十几年后才进入高产期,因此这一点也是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东南亚橡胶的生产中心一直是马来亚,其产量自1912年起即长期居世界首位(仅1945~1958年间被印度尼西亚超过)。马来亚90%以上的胶园集中于西海岸内侧海拔50~300米的浅丘阶地,这里地形雨丰沛,常年轻风流畅,排水良好,有利于胶树的生长和泌胶;其交通又很发达,加上城镇和大小锡矿绵密相连,而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从60年代起,马来亚橡胶的相对地位逐渐下降,近几年更出现全面滑坡。1991年全马来西亚的橡胶产量(95%产自马来亚)比历史峰值减少1/4,仅约129万吨,第一次被泰国超过,失去了“橡胶王国”的桂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80年代初石油价格的飞涨,减弱了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橡胶的竞争力,并刺激了热带国家广泛种植天然橡胶,到1991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比80年代初猛增了1/3。而与此同时,石油价格猛跌,大大增强了合成橡胶的竞争力。这些均导致天然橡胶供过于求,10年中其价格减少四成。其次,随着马来西亚踏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门槛,劳动力成本口趋抬升,平均工资比泰国和印度尼西亚高1/3~1倍,这显然对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橡胶种植不利(胶树隔天需割胶一次,每人每天工作10小时,只能割400棵,工作辛苦而单调,农村的年轻人纷纷外流,不少农户因后继无人,不愿再对胶树翻种更新)。

泰国长期是世界第三橡胶生产国。但近年发展很快,1991年产量达134万吨,比10年前猛增1.6倍,首次跃居世界首位。其生产基本上全集中在克拉地峡以南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印度尼西亚也是世界主要橡胶生产国之一,1991年产胶123万吨,居第三位。其中3/4产于苏门答腊岛,尤其是以棉兰为中心的火山丘陵区;其余主要产于加里曼丹岛。

东南亚其他各国橡胶产量都不大,合计仅占全区5%。

油棕 原产于西非。号称“世界油王”,有产油率高、收益多而快(种植后两年即可收获)的显著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亚开始商业性种植,逐步发展为世界上油棕产品的重要产地。从50年代末叶起,马来亚农业结构走向多样化,油棕便是居首位的发展重点。至1990年,全马来西亚在世界棕油总产量中已独占55%,而其出口量更占到70%。这一迅猛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的单一橡胶经济,而且使油棕超过稻米、椰子、蔗糖等,成为东南亚第二大出口作物。印度尼西亚的油棕种植业在战前是大大超过马来亚的,但战后发展不快,加上国内消费量增大,目前棕油出口量仅为马来西亚1/5,但亦居世界第二位。

椰子 为东南亚又一种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的出口作物,各种椰子产品的出口总值约占全世界70%。就椰子产品的出口量而言,近几十年来菲律宾一直居世界首位。菲全国种植面积约320万公顷,每年可采摘椰子100多亿颗,除作为水果消费外,还加工成椰干、椰饼和椰油大量出口。在菲律宾本国的商品出口总额中,目前各种椰子产品约占6%,虽大大低于50年代的40%,但仍是本国重要的出口商品。印度尼西亚的椰子产量超过菲律宾,居世界首位,但基本供国内消费,出口量远低于后者。

石油和锡 东南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早在殖民地时期,印度尼西亚、马来亚、缅甸、菲律宾等即已发展成为亚洲矿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目前采矿业仍是东南亚重要的经济部门,1989年它在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36%、13%和11%,而在其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更高得多。就全东南亚而言,矿产品的出口额要超出农产品将近1倍。此外,采矿业还促进了多部门工业的发展,如炼油工业、冶金工业、钻井平台建造业等。东南亚开发的矿产种类很多,但产值绝大部分来自石油和天然气;若就在世界上的相对地位而言,而以锡最为突出。

石油  东南亚近代化的石油生产于1889年和1893年在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相继发端,不久,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现马来西亚一部)和文莱也开始生产石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全区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为当时东方首屈一指的石油产地。自60年代以来,东南亚的石油勘探和开发十分活跃,特别是在其海域,总产量因此迅速上升,至70年代后期已超过1亿吨;近年大体上仍维持这一水平,1990年为106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3.5%。1889~1990年间,东南亚累计生产石油25亿吨。目前尚余储量约22亿吨,按1990年产油量计,可采年限为21年,与世界平均数45年相比,其生产前景是未可乐观的。目前东南亚共有7个国家生产石油,但总储量和总产量的95%集中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与波斯湾等主要石油产地相比较,东南亚具有邻近远东巨大石油市场的显著优点,且油质优良,含硫率低,赢得了“芳香原油”之美名,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能力。但其油田多而小,总数虽达400个,大油田却寥寥无几;此外,海上石油比重达到54%(1989年),显著超过了世界平均数,均增大了生产成本。除石油外,东南亚也是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地,1990年总产量为775亿立方米,大部分液化后出口,其数量居世界首位。由于其他产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在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逐渐下降,但1989年仍分别达到85%、40%和20%。

锡 东南亚是著名的环太平洋锡钨矿带的一部分,主矿脉循泰、缅边境,斜贯马来半岛,直至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和勿里洞岛。所产的锡基本上均采自砂矿,其品位虽不高,但储量大(约占全世界一半),矿层厚,开采易,且分布集中,运输方便,生产条件明显优于其他产锡区。自70年代以来,因需求不振,加上开采年久,条件恶化,生产明显下降,目前年产量已不足8万吨(过去最高曾达15万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降至40%以下。其中马来西亚锡产量长期遥居世界首位,近年已退居第四;1974年锡尚占其出口总额15%,1990年仅为1%。

制造业的发展 同农业和采矿业相比,近几十年东南亚制造业的发展更为引人注目,但基本上只限于几个东盟国家。目前同50年代末相比,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9%左右分别提高到30%、24%和19%,泰国由11%提高到26%,菲律宾由18%提高到25%,表明它们在工业化上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早在70年代,新加坡即已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马、泰两国目前距这一水准也不远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非东盟国家工业化进展迟缓,如缅甸1960年制造业比重尚达11.8%,1987年仅为9.2%。

从人均制造业产值,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各国的悬殊差距,如1989年新加坡已达3130美元,马来西亚为520美元,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分别为320、180和100美元,而非东盟国家都不足30美元,其工业化实际上还没有开始。

除此以外,各国之间工业化水平的差异还表现在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尤其是轻、重工业的比例上。其中如缅甸制造业不仅比重低,而且轻纺工业占了绝大部分,仅碾米在总产值中即占了大约1/3;而新加坡制造业的结构重心早已由轻工业转为重工业,炼油和石油化工、造船及电子工业已成为主要支柱。

上述差异说明东南亚各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即反映了总的生产力水平,与各国所采取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亦关系甚密。目前,一般认为东盟国家战后几十年来在工业化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50~60年代,发展消费品替代进口工业,以改变过去单一农业经济,各种工业制成品都需要依赖进口的落后状况。这一阶段发展的均为面向国内市场的中小型轻工业,它们简单易行,便于积累资本,属于工业化起步阶段。

(二)70年代,重点发展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这时,前一阶段发展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工业因国内市场狭窄而渐趋饱和;而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经历了大幅度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力图把劳动密集型部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此为背景,不少东南亚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尤其是建立出口加工区或“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吸收外资,利用本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发展服装、鞋帽、玩具、电子电器等装配型或加工出口型工业部门,通过扩大对外贸易,使工业得到了较前一阶段更快的发展。

(三)80~90年代,在继续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出口部门的同时,对生产资料替代进口工业和基础工业给予了更多的重视,新加坡则加速发展高科技工业,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工业实力。

东南亚各国的制造业普遍具有分布高度集中的特点,首都及与之毗邻的所谓国家核心地区,在全国的制造业总产值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泰国首都曼谷、老挝首都万象,该比重均接近3/4;越南以首都河内为中心的红河下游平原,土地面积不过占全国8%,工业生产却占了大部分;菲律宾首都所在的“大马尼拉”制造业比重亦高达60%。造成上述分布特点的原因,同地理条件和历史基础有关,而近几十年来所奉行的工业集中分布的政策也很有影响。集中性的效益当然是无庸置疑的。但超过一定限度,所产生的弊病也很明显。有鉴于此,菲律宾、泰国等近年都开始鼓励工业扩散,以促进后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减轻对首都的压力。其中泰国自80年代以来已经并正在执行着规模宠大的“黄金东海岸开发计划”和“南部海岸开发计划”,前者是在曼谷东南100公里的海岸带依托深水新港建设一系列临海工业基地;后者是在克拉地峡以南,依托将要建设的横越马来半岛的输油管、铁路和高速公路,新建巨型炼油厂和天然气处理厂,同时建立出品加工区。这两项计划将显著改善泰国的生产布局,并推动国家的工业化迈上新的台阶。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亚洲东南亚
  • 上一篇:亚洲-南亚
  • 下一篇:亚洲-东亚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