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的本土也有不少变化:亚尔萨斯和洛林两州划归法国;欧本及马尔梅迪归比利时;米美尔(即操立陶宛语的克来别达)归立陶宛;波森与西普鲁士(即走廊地带)以及上西里西亚土地归波兰;但泽及其附近地区定为自由市;萨尔区的政治权归国际联盟,经济权归法国;石勒苏归丹麦。
条约规定,德国必须放弃一切海外殖民地。在太平洋上赤道以北的马利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由日本委任统治;赤道以南诸岛和德属西南非洲由英国委任统治。坦噶尼喀归英国,卢安达和布隆迪归比利时。德属喀麦隆和多哥被英法两国所瓜分。
对奥和约规定,奥匈帝国承认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的独立:匈牙利脱离了奥地利;由波希尼亚、摩拉维亚、部分西里西亚、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共同组成了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达尔马提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归塞尔维亚,并与黑山国(即门的内格罗)合并组成南斯拉夫;德兰斯瓦尼亚等归罗马尼亚。
过去被俄国、德国、奥匈帝国所瓜分的波兰,又重新恢复为统一的国家。保加利亚将西色雷斯划归希腊,失去了通往爱琴海的出口。
土耳其因为是战败国,根据和约规定,它让出了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巴勒斯坦、外约旦、叙利亚(包括黎巴嫩)等地。结果,前三者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成为法国委任统治地。
在俄国的领土上,根据革命后列宁的民族自决原则,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都成为独立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着。苏联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37年,它的工业生产水平已大大超过了英国、德国和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是在危机、矛盾的状态下向前发展的。美国的经济在矛盾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工业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下降;而战败国——德国的工业,在战后恢复和发展进行得十分迅速,到1937年又跃居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位。
表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比重的变化(占资本主义世界的百分比)
德国实力的增强又为重新发动战争,实现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后起的日本和意大利帝国主义国家,不满足于战后的现状,一直企图扩张更多的领土。他们从30年代开始就走向了法西斯与疯狂向外扩张的道路。德、意、日三国结成法西斯轴心同盟,德、意两国在侵占中欧、南欧和北非大部分土地后,于1939年9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后,于1937年7月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又于1941年12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法西斯德国于1941年6月发动了侵略苏联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遍及整个欧洲、亚洲和北非,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战争以德意日轴心同盟于1945年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战胜国与战败国领土的变化;欧洲与亚洲等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亚非拉的民族独立与解放浪潮;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与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向。
交战国双方领土边界的变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德国,根据“波茨坦协定”,将东普鲁土的北部及哥尼斯堡(现加里宁格勒)划给苏联,东普鲁士的南部(包括以前的但泽自由市)划归给波兰。德波边界规定以尼斯河为界,将奥得河以东的领土也划给波兰。德国无条件投降后,其领土与柏林市均由苏、美、英、法四国占领。于1949年,美、英、法占区成立了联邦德国,苏占区成立了民主德国,从而,形成两个德国并存的局面。
根据1947年对意和约的规定:意大利放弃全部殖民地(包括意属索马里、厄里特里亚和北非的利比亚);将伊斯特里亚半岛、里耶卡(阜姆港)、维尼齐亚、戈里亚、萨拉城划入南斯拉夫,的里亚斯特划为自由区;将法意边界的五处地方割与法国;将多得喀尼斯群岛归还给希腊。
波兰的疆域变动较大,其领土已大大西移。寇松线以东的波兰领土划给苏联;其西部边界推到奥得—尼斯线;其北部将东普鲁士的2/3和但泽市(革但斯克)划入版图。
战后的苏联疆域有较大变化: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于1940年并入苏联,组成三个加盟共和国;西白俄罗斯与西乌克兰、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北布哥维纳与比萨拉比亚等分别从波兰、捷克和罗马尼亚的版图中划归苏联;贝柴摩和库奥拉尔维从芬兰版图中划给苏联。日本的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也划归苏联。
战败国日本的领土也发生很大变化,把它过去侵略的领土归还给原主。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归还苏联;琉球与太平洋上日属各岛为美国占领。朝鲜宣布独立,以三八线为界北南分别为苏、美占领,从而形成今日南北分裂的局面。
欧洲、亚洲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第二次大战以后,在欧洲出现了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在亚洲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和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拉丁美洲出现了古巴共和国。
这些国家继苏联之后,走上了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发展道路,并根据各国国情,共同地探索着社会主义的发展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对维护世界和平,对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等,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高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新中国出现于世界政治舞台和社会主义国家与一些新兴独立国家的推动,于1955年万隆会议后,在亚非拉地区,迅速掀起独立解放浪潮,许多殖民地、附属国纷纷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亚洲的独立国家从战前的13个扩大为目前的39个,只有东帝汶一个未独立的地区;第二次大战以前,非洲只有三个独立国家,战后独立的国家有48个,现已有53个独立国家,只有加那利群岛(西属)、留尼汪岛未获独立;拉丁美洲在已有的20个独立国家基础上,又有13个国家获得独立,现在只有法属圭亚那和加勒比海中的一些岛屿还未获独立;大洋洲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又有10个岛国获得独立。亚非拉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由于长时期遭受殖民压迫和掠夺,原有的经济基础都比较薄弱,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地方已获得政治独立,但发展经济和维护独立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美苏两强对峙的局面。1948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组成了具有军事性质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共有16个成员国);于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反措施,组成了华沙条约组织。两者的对抗不断加剧,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战后各地区爆发的局部战争,如越南、中东、阿富汗、柬埔寨以及两伊战争等,都直接、间接地与他们两者有关,有的是他们直接参与,有的则是他们间接插手。美国和苏联对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施加了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美苏裁军(主要指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取得一定进展和苏美关系的一定缓和,使一些地区局部战火减弱或熄灭,也反映了美、苏两大国的作用和影响。
当代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形势明显地趋于缓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相对稳定中有较大发展,社会主义各国在其发展中,暴露出中央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诸多弊端,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经济效益不高。在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由于内外诸因素的作用以及复杂的历史原因,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挫折,世界政治地图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东欧巨变、苏维埃联盟解体和南斯拉夫联盟的内战与解体等三个方面。东欧各国纷纷走向私有化与市场经济轨道,民主德国被联邦德国合并,“经互会”解散;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均已成为独立的共和国;南斯拉夫联邦有的共和国宣布独立,有的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而处于内战之中。这一阶段政治地图的变化说明,苏美两霸统治世界的两极格局已经结束,出现了多极化世界的局面。未来的世界虽然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但是,由于世界政治、经济的诸矛盾亦然存在,因此,整个世界也不会安宁。
总之,战后40多年来,世界的经济政治实力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西欧的经济政治实力在不断增强;日本的经济力量在迅速增长,并也不断施展其政治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提高;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的实力已大为减弱;美国在世界上的综合政治经济实力的比重也有所下降;多极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处于不断地形成过程之中。多极化的政治经济格局将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特点 纵观近现代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历史,有些共同特点是值得总结的。
(1)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走向大国争霸、挑起大规模战争的重要原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些资本主义大国,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具有一定实力时,往往它就要力求改变其政治状况,以便使其政治状况与其经济实力相一致,进而依据改变了的政治状况,再去推动它的经济发展,两者相互促进,以求实现其称霸的目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和战后的世界发展过程,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超级大国所实行的强权政治,都是以它们的雄厚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因此,应该经常研究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反对大国争夺霸权,制止新的世界战争的爆发。
(2)由于大国长时期对世界各地的争夺,在世界上形成了一些矛盾集中的地区,如中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南亚、阿富汗、柬埔寨、朝鲜半岛、中美洲等。中欧历来是大国争夺的地区,又是两次大战的策源地。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库”之称,民族复杂,政治疆域变动频繁,也是大国争夺的重要场所。中东地区是矛盾集中的重要焦点,历史上就是大国争夺的焦点,近百年来又是英、法、俄等大国的重要角逐场所。二次大战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这一地区反复进行较量;埃及与以色列的数次战争、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武装斗争、黎巴嫩内战以及两伊战争等,均发生在这一地区;这里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民族与宗教复杂,成为大国主要的争夺场所。阿富汗原为英国与俄国势力的缓冲区,二次大战后成为苏美势力缓冲区,苏联侵略阿富汗,势必激化两者的矛盾。南亚原为英国的殖民地,也是俄国南下印度洋的捷径,二次大战后成为美苏争夺的又一重要场所。柬埔寨是一个新的矛盾斗争的焦点。朝鲜半岛目前还处于分裂局面。中美洲也是一个新的矛盾焦点,由于美国的干预,这里的矛盾还会发展。
(3)争夺战略要地、战略通道,进而保证大国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是战后大国争夺的主要内容。前已述及的矛盾集中的地区,多为世界范围的战略要地;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波斯湾等战略通道,成为大国争夺的重要目标,战后的许多战争和政治事件均与此有关;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成为第二次大战后,大国最为关注的内容。
(4)边界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往往成为地区性冲突的重要原因。许多边界问题是帝国主义侵略扩张过程中造成的,尤以非洲许多国家间的边界问题最为突出;有些是历史上形成的。边界、民族、宗教等矛盾的激化,就会形成局部冲突,酿成国家间的战争,进而改变政治地图。战后40多年过程中,属于这类冲突,几乎每年均有发生,并且还将持续下去。
(5)一个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维护国家和民族独立,必须千方百计地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这样,才能使民族和国家获得真正独立,才具有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力量。否则,在国际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经济竞争中,将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终将处于被侵略和受剥削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