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工业国,农业长期比较落后,农产品依靠进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农业从业人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1950年西德农业就业人数为502万,占全国就业人数的24.6%,1989年就业人数103.9万,占全国就业人数的3.74%。东德农业就业人数922.3万,占就业总数的10.8%),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1951~1980年西德农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东德为2%多。1980年后东德由于工农业比例失调等原因,增长较慢,1981~1985年农业增长速度仅为1.6%,西德1980年以后农业生产指数超过美、英、法、意等国(1979~1981年为100,1986年最高为115.8,1989年为109.2),农业发展迅速。
战后德国农业发展迅速,主要由于:(1)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战后西德用强大的工业武装农业,6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用拖拉机从1950年的14万台,增长1987年的147万台,平均每4.9公顷耕地拥有1台;每公顷耕地化肥的施用量1987年达420.7公斤,为世界平均施用量的4.4倍,而且根据土壤分析的结果调配各种化肥使用的比例,同时增加复合肥、厩肥和绿肥的施用量。小麦的单产从1950年的每公顷2580公斤,增长到1985年的每公顷6075公斤,居世界前列。一个农业劳力可供养的人数,从1960年的14.1人,增加到现在的70人。东德农业战后亦实现了高度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专业化。1987年拥有农用拖拉机16.5万台,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337.3公斤,为世界平均施用量的3.5倍。(2)不断调整农户经营规模。受“普鲁士式农业”的影响,德国的小农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农户经营规模小,1949年西德每个农户平均拥有农地8公顷,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农户拥有土地的规模不断增加,1984年每个农户平均拥有土地16公顷(但仍低于英国和美国,为英国农户平均拥有土地的1/4,美国的1/15)。为保证小农户实现机械化,多采用“农机环”的形式,建立农民自愿参加的共同调剂使用农业机械的组织,可以使小农户不购买全套机械设备,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3)政府对农业的资助。长期以来,西德政府在修建水利设施、为欧洲共同体支付农业款项,以及支付农产品保证价格等所有用于农业的支出,大大超过来自农业的财政收入。(4)重视对农业劳动力的智力培养。独立经营农业的农民,必须在接受9年普及教育后,经过两年农业实践,再接受两年专业训练,才能取得合格农民的资格。(5)农业结构较为合理。西德1989年共有农业用地1188.5万公顷,其中耕地占61%,牧场草地占37%;森林面积73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9.5%。东德农业用地为617.1万公顷,其中耕地占76%,牧场草地占24%;森林面积为29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27.6%。虽然西德人均耕地仅0.12公顷,东德人均耕地0.28公顷,但十分重视土地的合理利用,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并已实现大地园林化。由于国内市场对畜产品需求高,许多畜产品又不宜长途运输,所以为保证畜牧业的发展,除把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划为牧场外,并将大部分耕地用于生产饲料,全国3/4的耕地用于饲料种植业。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结构,推动了整个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