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十字路口”国家 波兰位于中欧,领土面积31.27万平方公里,占欧洲总面积的3.08%。人口3785万(1990年),其中城市人口占60%以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1人。波兰人占98%,其余为德意志人、乌克兰人、俄罗斯人、立陶宛人等。居民中约90%的人信奉天主教。波兰语为国语。
波兰地理位置至关重要,自古以来,为欧洲交通要道,有“十字路口”之称。波兰的中部平原,是东、西欧来往必经之地;南欧,特别是多瑙河沿岸各国,经常利用苏台德山与喀尔巴阡山之间的摩拉瓦河与奥得河谷地等作为通道,同北欧各国相互联系。现在,东西欧和南北欧间,均有重要的铁路线通过波兰。总之,波兰自古迄今一直是欧洲经济、军事和交通的战略要地。目前,全国划分为49个省与直辖市。
波兰建国于公元965年,自18世纪下半叶起,曾先后三次被普鲁士、奥地利、沙俄所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才获独立。但西部和北部领土仍为德国占领,在东、西普鲁士之间仅留下一条狭窄的“波兰走廊”,德国就像一把钳子紧紧地卡住了波兰的出海口。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侵占波兰。1942年波兰人民在全国开展了游击战争,经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有力支持下赢得了解放,1944年7月22日波兰人民共和国诞生。1952年7月22日波兰议会通过《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自1954年以来修改过多次,最后一次是1989年12月29日修改的。宪法修正案决定取消宪法中有关“政治领导力量”和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章节,删去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劳动人民”的提法,并决定将波兰国名改为“波兰共和国”。
自然条件 波兰大部分地区为丘陵起伏的低平原,其地势北低南高。北部和中部是冰碛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属波德平原的一部分,同北德平原和东欧平原相连。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5,是波兰最重要的农业区。南部为高原和山地,地势较高,主要有苏台德山和喀尔巴阡山,一般海拔500~1500米,山地多为森林覆盖。因受地形影响,河流大体由南向北注入波罗的海。维斯瓦河源出喀尔巴阡山西北缘,曲折北流,在河口处形成三角洲,全长1068公里,是波兰第一大河。奥得河全长903公里,在波境流长741公里。两河支流多,水量充足,中、下游便于通航,同时支流相距较近,有运河相联,因而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水运网。
波兰属温和大陆性气候,但具有从西欧温带海洋气候向东欧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点。大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为-1°~ 5℃,七月平均气温17°~ 19℃,年平均气温8°~9℃,年平均降水量500~800毫米。冬季不冷,夏季温和,降水适中,生长期较长,有利于发展农业,惟秋雨较多,对晚秋作物生长不利。
矿产资源以煤为主,储量1170亿吨,其中硬煤约1000亿吨,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以卡托维兹为中心的上西里西亚,储量丰富,煤层较厚,埋藏不深,并宜于露天开采,成本较低,为全国最大煤田。下西里西亚的瓦乌布日赫一带为第二大煤田,藏量较少,但煤质优良,是炼焦煤的重要产区。此外,在卢布林省也有硬煤储藏。波兰褐煤约170亿吨,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泥炭资源也比较丰富,以东北部为最多。硫磺储量1.1亿吨,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塔尔诺布热格一带。钾盐和食盐储量比较丰富,钾盐分布在中部的克沃达瓦地区。其它还有石油、天然气、铁、铜、铅、锌、铝、镍矿等。森林面积870多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27.9%。
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波兰经济落后,国民经济中以农业为主,工业居次要地位。战后40年来,波兰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中等水平的工业—农业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占主导要位,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5以上,居欧洲第六位。50~6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也比较平稳。1971~1975年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9.8%,工业年平均增长10.5%,农业为3.7%,发展比较快。但自70年代后期由于政策上的失误和1980年的动乱、罢工、停产,再加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波兰的影响很大,使其经济遭到空前破坏,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发展速度减慢。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致使波兰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从1983年波兰对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后,使波兰经济日益好转。但在80年代末,由于波兰工人党失去领导地位,国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革,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更替。
工业 60~70年代波兰工业发展不仅快,而且也比较平稳。在“四五”计划(1971~1975年)期间,工业发展迅速,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0.5%,此后增长速度下降。“五五”计划(1976~1980年)期间,其增长率下降至4.6%。波兰在经济管理方面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各种手段对企业实行“三自”(企业自主、自负盈亏,职工自治)、精减职工人数、强调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等。从1983~1985年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工业连续三年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3%。“六五”计划(1981~1985年)制定的工业方针是不求工业增长高速度,但求平衡发展,为今后工业发展创造条件。“七五”计划(1986~1990年)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2%,其中前二年(1986~1987年)工业的年增长率超过计划指标,但到后三年(1988~1990年)均没有达到原定的计划指标。由于国内政局的不稳定,工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主要工业产量均有所下降。
采煤工业是波兰传统的和最重要的部门之一。1989年原煤产量为2.5亿吨(其中褐煤占28.7%),仅次于中、美、前苏联、德,居世界第五位。人均6.6吨,居世界前列。波兰是欧洲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煤产量的1/5用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10,主要销往捷克和斯洛伐克。煤的开采主要集中在上西里西亚,它不仅是波兰的重要煤田,在欧洲也可与英国中部的约克—诺丁汉煤田及德国鲁尔煤田齐名。主要中心是卡托维兹、扎布热等,产量占全国的4/5。下西里西亚的瓦夫乌日赫一带是波兰最大的焦煤产区。褐煤的开采主要集中在中部的科宁地区和尼斯河右岸等地。电力工业建立在发达采煤业的基础上,以火力发电为主(占96%),1989年发电量1450亿度,较1950年增长了15倍。卡托维兹—克拉科夫一带是波兰火电站最集中的地区,由各大电力中心组成全国最大的电力网,除供应本地区,并输送到华沙、罗兹等地。在华沙、科宁等也有较大的火力发电站。波兰在格但斯克正在建设全国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机械制造业是波兰的核心部门,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3以上,发展较快,年平均增长10%左右,产品中有2/5以上供销国外市场。运输机械制造业是重点发展的部门,其产值约占机械制造业的1/3以上。造船业发展最快,主要生产远洋货轮和渔船。波兰早已能生产10万吨的远洋船舶,近年船舶生产到70多万载重吨,居世界前列。波兰造船工艺水平先进,所创造的船体两截焊接法。最新式的海上通讯导航和气象设备,是世界造船最新水平之一。造船工业中心有格但斯克(为世界第四大造船厂)、什切青等。内河船只制造以普沃茨克为中心。所造船只大多数向欧美发达国家出口。铁路运输机械制造业以生产机车,车厢为主,波兹南和弗罗茨瓦夫为主要中心,产品大量供出口。在汽车制造业方面,能生产各种车辆。航空工业是战后新发展的一个部门,主要生产飞机、滑翔机等。除运输机械制造外,动力(锅炉、涡轮、电机)、冶金、机床、纺织、农业等机械制造也很重要,有相当部分产品销往国外。战前,波兰的钢铁工业落后,战后在利用本国的焦煤和进口大部分铁矿石的基础上有了较快的发展。现在,冶金工业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1/10。1989年原钢和生铁产量各为1500多万吨和1000多万吨,较1980年减少了1/5。波兰铁矿贫乏,质量较差,年产铁矿石只有1000多万吨,自给率仅35%。目前,铁、锰矿石主要从俄罗斯、乌克兰进口,并从法国、瑞典等国进口部分优质铁矿石。钢铁工业中心主要有卡托维兹、霍茹夫、诺瓦胡塔等。有色金属工业主要是开采并冶炼铜、铅、锌,其产品除供本国需要外,尚有部分销往俄罗斯等国。
波兰化工原料丰富,化学工业是工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近年化工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1/10,主要生产硫酸、纯碱、化肥等基本化工产品。70年代以来,还新建了塑料,合成树脂、化纤等部门。在化学工业中煤化工居于首位。上西里西亚是利用当地的煤和岩盐发展起来的老化学工业区,以煤化学、化肥生产为主,主要中心有霍茹夫、扎布热等。弗罗茨瓦夫为新建的、规模巨大的塑料工业中心。
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在战后有了较快的发展,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但原料除麻类外,大多由国外输入,其中棉花主要从中亚细亚、美国、印度等国进口,羊毛由澳、捷等国供应。罗兹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次为弗罗茨瓦夫。食品工业既是传统工业,又是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部门之一。腌肉、火腿等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声誉。食品工业中甜菜制糖工业比较发达,波兰是世界上甜菜糖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农业 农业在波兰国民经济收入中居次要地位,仅占13%,是一个比较薄弱的部门。在全国1470多万公顷的农业用地中,私人经营的占76.5%。现在,全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0.8%。同时,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投资不足,劳动力缺乏,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生产经营粗放、单产较低,比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还低得多。1987年农业全面减产、出现负增长现象。
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2以上,70年代以来,波兰播种面积的结构变化不大,谷物种植面积占57.2%,80年代谷物产量不稳定。1990年粮食总产量2800万吨,比1976~1980年平均增长了12.9%,自给率有所提高,谷物进口量较以前有所减少。麦类作物是波兰的重要粮食作物,以小麦最为重要,1990年产量为900万吨;次为黑麦,年产量600万吨,仅次于原苏联,居世界第二位。麦类作物主要分布在维斯瓦河中、下游地区及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马铃薯不仅是居民的主要食品,也是工业的原料和牲畜的饲料,其播种面积次于黑麦、小麦,年产量3600万吨,居世界前列。甜菜是波兰重要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0万公顷,年产甜菜1400万吨,主要分布在下西里西亚和维斯瓦河下游等地。亚麻和大麻是主要的纤维作物,分布在东北部。
波兰畜牧业实行“进口饲料出口猪”的方针,它的发展不仅受本国种植业丰歉的影响,而且还受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影响。80年代由于饲料减产,同时美国停止向波供应玉米,西方限制给波兰贷款,使其畜牧业发展受到影响。1990年牛、猪存栏头数各为1000万头、1940多万头,各比1979~1981年三年平均数下降18.8%、4.3%。唯有绵羊头数较前有所增加,只增长了1.3%。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4%。奶牛分布以北部和中部平原各省较多,而肉牛分布在南部山地各省。养猪业以中西部各省较多,养牛业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地北麓。
交通运输业和对外贸易 波兰现有铁路线长2.4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占43.4%。铁路运输不仅对国内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铁路运输承担全国客货总运量的1/5以上和货物周转量的3/5以上。公路长16万公里,占全国客货总运量的3/4和货物周转量的1/5以上。内河航运以奥得河为主,承担全国内河航运的绝大部分。海运业发达,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约占货物周转量的3/5,在对外贸易方面起着较大的作用。全国拥有远洋船舶不足300艘,总载重吨位410万吨,主要港口有格但斯克、格丁尼亚、什切青等。
波兰出口的物资主要是燃料(煤、焦炭)、钢材、运输机械(船舶、机车、车厢、汽车)、机器设备、化工和纺织产品、糖、肉类等。主要进口铁矿石,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棉花、羊毛、粮食、咖啡、桔类及市场商品等。波兰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济贸易关系,其中同东欧和俄罗斯等国的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2以上;同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1/3左右;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仅占10%左右。
经济区划 根据自然环境、历史发展、行政区划、经济结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远景发展以及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的地位等,将波兰划分为六个经济区。
(1)中央区 包括中部的华沙、罗兹等10个省,位于维斯瓦河中游,地势低平,气候适宜,经济发达,是波兰民族早期定居的主要地区。面积和人口各占全国的15%和20%,人口密度较大,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全区人口半数以上,科技力量雄厚。本区所需的燃料和电力大部分来自西里西亚矿区。战前以纺织工业为主,现已成为波兰重工业区之一,拥有全国1/5的工业企业和工人。机械和纺织分别占全国的1/5和1/2以上,化学和食品工业也相当重要。本区农业发达,商品率较高,是全国小麦、黑麦、马铃薯、甜菜的主要种植区。在大城市郊区有高度发达的蔬菜种植业和乳肉畜牧业。首都华沙位于维斯瓦河中游西岸,人口165万,是全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又是最大的铁路枢纽和重要河港。工业以汽车、飞机、电机、精密机械制造为主,钢铁、机床、无线电器材、化学、纺织、印刷、食品加工等部门也很发达。华沙自16世纪末即成为首都,曾是欧洲的一大都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城市几乎完全被毁,战后重建的华沙已成为具有现代化风貌的大城市,这里设有波兰科学院、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以及博物馆等。罗兹位于华沙西南,人口80多万,是第二大城市。为波兰最大纺织工业基地,又是全国电影制片和书籍出版中心。
(2)中西区 包括波兹南等10个省,面积和人口各约占全国的1/6。战后经济发展较快,现已是波兰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约提供全国近1/3的粮食、1/4的乳肉和1/3的甜菜。本区的燃料动力和冶金工业较为薄弱,但农业机械、运输机械和化肥生产较为重要。波兹南位于瓦尔塔河畔,人口50多万。始建于公元9世纪,是一座历史名城,现为中西区铁路、公路、水运的交通枢纽,机械、化学、纺织等较为发达。自1921年起国际博览会每年定期在此举行,是著名的国际“博览城”之一。
(3)西南区 包括卡托维兹等11个省,面积不到全国的1/5但人口占近1/3,城市人口的比重超过60%,是全国城市人口比重最高的一个区。区内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次为金属矿藏。现已成为波兰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区,约集中全国一半的工矿企业和工人。本区采煤工业(占全国的9/10强)、钢铁工业(占4/5以上)、机械、化学、建材、造纸等,均居全国首位。本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奥得河左岸土地肥沃,盛产小麦、甜菜,畜牧业较发达。卡托维兹(人口30多万)是全国重要的采煤和钢铁工业中心,重型机械、有色冶金、化工等也比较重要,又是波兰南方和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它与周围众多的卫星城一起,构成巨大的卡托维兹城市联合区。克拉科夫(人口70多万)临维斯瓦河上游,工业以钢铁、机械为主,化学、纺织、建材、食品加工等部门也较发达。从1966年起,在此定期举行国际艺术博览会。弗罗茨瓦夫(人口60多万)跨奥得河畔,是运输机械制造工业基地之一,电机和仪器制造业也较为重要。
(4)东南区 包括卢布林等9个省,面积和人口各占全国的1/5。北部是中央平原的一部分,南部为喀尔巴阡山地,中部是高原和河谷盆地。矿产资源有少许的石油、天然气等,以机械制造工业较为重要,主要生产汽车,飞机、内燃机等,新兴的石油开采在全国具有较大意义。卢布林(人口30多万)位于贝斯奇察河畔,以生产载重汽车、农业机械为主。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本区农牧业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主要种植麦类作物、甜菜、马铃薯等。
(5)西北区 包括格但斯克等5个省,面积和人口各占全国的13%和10%。濒临波罗的海,是波兰的海上门户,在交通和对外贸易具有重要意义。战后经济发展较快,尤其造船工业发展最为迅速,居全国首位。海港城市格但斯克(人口40多万,旧称但泽)是波兰最大的造船基地,也是欧洲主要造船中心之一。奥得河口的什切青(人口40多万),造船业也很发达。格丁尼亚(旧称琴尼亚,人口20多万)是渔产品加工主要中心。本区农业以种植黑麦、马铃薯为主。维斯瓦河谷地一带是小麦、甜菜、油菜种植地带。在多汁草地的基础上发展了奶牛业。
(6)东北区 包括比亚韦斯托克等4个省,是全国人口最少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区。本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缓慢。在种植业中亚麻和牧草种植比较重要,麦类作物次之。畜牧业以发展奶牛业、养猪业为主,为全国提供了1/5的乳制品、1/10以上的肉类。目前,工业基础薄弱,纺织业,木材加工业发展较快。比亚韦斯托克(人口20多万)位于波列谢平原北缘,以毛、麻纺织、农业机械、食品加工等业较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