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濒临太平洋的海岸长达2 254公里,陡崖直临深海。大陆架很窄,平均宽度不过50公里,附近就是深达6 000多米的秘鲁海沟。秘鲁西边的海洋中有秘鲁寒流,自南向北流向赤道,因受地球偏转力影响而偏西流动。秘鲁沿岸流的表层海水偏离海岸,又因多南风与东南风,从而形成了100多米深处中层冷水上泛到海面的现象。冷水上泛不仅使沿岸流部分海水温度显著下降,并且带上来大量硝酸盐、磷酸盐类等营养物质。又因秘鲁沿海天气多雾,导致沿岸流中浮游生物迅速繁殖,为海洋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秘鲁沿海早有捕鱼活动,但规模不大。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鱼为主要原料的鱼粉和鱼油制造业蓬勃兴起,带动了渔业的迅速发展。50年代初期秘鲁鱼产量仅10万吨左右;1959年增至219万吨,占世界第五位;1961年增至529万吨,仅次于日本;1962年增至696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1970年秘鲁鱼产量高达126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同年产鱼粉225万吨、鱼油23万吨,鱼油和鱼粉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38%,占国家外汇收入的30%。
秘鲁的渔业的捕捞鳀鱼为主。鳀鱼是非食用鱼,平均5.3吨可制1吨鱼粉,富含蛋白质,是家畜、家禽的精良饲料。
在秘鲁沿海也有不利于渔业的自然条件。所谓“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厄尔尼诺暖流引起海水升温的现象。厄尔尼诺暖流形成于秘鲁西北的瓜亚基尔湾,通常开始于12月,流速不大,翌年3月冲抵秘鲁沿岸,使海水升温,浮游生物减少,鱼群也随之减少,渔民停止捕捞,进入休渔期。平常年份只持续两三月就结束,水温恢复正常。但在北来气流特别强盛的年份,这一暖流势力强大,严重地抑制冷水上泛,致使浮游生物剧减,大量冷水鱼类向南迁移,对于没有回流能力的鍉鱼则为致命打击。1972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秘鲁的渔业遭受严重摧残,曾占秘鲁捕获量80%以上的鍉鱼,年捕获量从1230万吨陡降至200余万吨。197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1977年捕鱼量再次下降。
1982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强度较大,1983年捕鱼量降至157万吨。1984年以后,海水中的生态平衡得以恢复,捕鱼量随之增加。1986年至1987年又有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1988年鱼产品总产量592万吨;鱼粉产量105万吨;鱼粉出口值3.64亿美元,仅次于铜。
为克服鍉鱼锐减造成的渔业危机,秘鲁政府近年大力提倡捕捞食用鱼(鳕鱼、沙丁鱼、鲭鱼、竹鱼等),发展冷冻加工和罐头工业,以供国内市场和出口的需要;同时改用沙丁鱼和竹鱼制作鱼粉和鱼油,取得较好的成绩。食用鱼捕获量1970年仅18.5万吨,1988年增至297万吨。
秘鲁鱼产品加工业以鱼粉工业为主。1967~1972年间,秘鲁共出口鱼粉1000万吨,行销40多国。自1972年鳀鱼捕获量锐减、鱼粉工业随之萧条。自70年代后期,冷冻鱼、鱼罐头、干咸鱼加工业得到发展。冷冻原料有鳕鱼、竹鱼、鲭鱼、鲨鱼及对虾。这些资源产于水温较高的海水中,所以冷冻业多在西北沿海,即从通贝斯经皮乌拉至钦博特一带。鱼罐头主要以生活在冷水中的沙丁鱼为原料,所以鱼罐头加工业多在西南沿海,即从卡亚俄经皮斯科至伊洛一带。秘鲁的鱼罐头生产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