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由于森林中的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蒸腾作用,可以在其上空形成大量的水汽,比较容易造成云雨条件,促进降雨,减轻旱情。有关单位测试,森林比同纬度相同面积的海洋所蒸发的水分还要多50%。在通常情况下,森林上空和附近空气湿度要比无林地高15%~25%,有的可高达30%,因此有林地区的年降雨量一般比同等地理条件下的无林地要高3.8%~26%。
森林成多层结构,投射到林冠的太阳辐射80%~90%被吸收,透进林内的占10%~20%。森林吸热、散热和保温的作用不同于无林地,在高温季节森林可以降温,寒冷季节森林可以增温,所以林内冬暖夏凉,温差小。这种情况还会影响局部气流的变化,产生从田野吹向森林和森林吹向田野的风,对于改善农田和临近的小气候具有很大的意义。森林可以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和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有益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中国辽宁东部地区年降水量800~1000mm,很少发生自然灾害,而西部地区年降水量仅500mm,自然灾害较多。除了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影响外,与东部多林,西部少林有很大关系。
(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造成水上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地表裸露。有了森林的庇护,降雨时,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和其他植被对地面的保护,就能大大削弱雨水对地面的溅击侵蚀,提高地表的吸水和透水性能,使大部分雨水缓缓渗入地下,减少或控制地表径流,加上林木发达的根系对土壤的紧缚作用,从而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有林地区,林冠可以截留10%~30%的降雨,使50%~80%的降雨量得以渗入地下。林地内的地表径流一般在1%左右,最多不超过10%。实践证明,每公顷有林地比无林地最少能多蓄水300m3。这样,3330hm2森林所蓄含的水量,就相当于100×104m3的小水库。特别是森林的蓄水,不受地形限制,它的蓄水和调节水分的作用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是任何水利工程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人们称它“绿色的海洋”,“看不见的水库”。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巨大作用已为国内外大量事实所证实。中国河南省济源县境内的莽河上游地区曾经是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以后通过造林和封山,绿化面积约达6×104hm2。幼林郁闭后,日降雨量30mm不出坡,日降雨55~100mm,三天后才见细水长流。最突出的例子是1975年8月5日河南中部特大暴雨,三天共下雨800~1000mm。该省东风和薄山水库由于上游森林覆盖率高达90%,都安全地渡过了洪峰。其中薄山水库积雨面积557km2,三天总雨量为5×108m3,原库存水0.8×108m3。其最大库容量为4.3×108m3,这说明有1.5×108m3的水被截留在山上。所以群众说得好“山上多种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形象地表达了森林蓄水保土的作用。
1981年7月15日中国四川省,几个流域的降雨量在150~400mm,远不及1975年8月5日到8日河南中部的特大降雨量,但洪水灾害却更加严重,原因在由于四川的森林覆盖率已从1949年的24%下降到13%,使长江水位陡涨了19m,嘉陵江水位陡涨超过了44m。1998年中国长江特大洪灾,也是因上游森林破坏,虽然长江流量比1954年特大洪水时低,但水位却大大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给长江中下游造成严重洪灾。这亦从反面有力证明了森林的蓄水保土作用。
(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森林是防御风沙的天然屏障。当风经过森林时,一部分进入林内,由于树干和枝叶的阻挡,以及气流本身的冲撞摩擦,风力逐渐削弱,风速很快减低,甚至完全消失,风的另一部分则被迫沿林缘上升,越过森林。由于林冠起伏不平,激起了许多旋涡,成为乱流,消耗一部分能量。因此,风经过森林后,风力大为降低。防护林带和林网的防风效果也是非常明显。一条防护林带与风向垂直时,背风面可以使树高20~25倍距离的风速降低50%,迎风面则为3~5倍。沙是因风而起并产生流动的,由于森林(包括林带、林网)具有防风效益,林木的庞大根系又能紧固土沙,所以森林会大大削弱风的携沙能力,逐渐把流沙固定下来。日久天长,风化雨蚀,加上枯枝落叶经过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粉碎分解变成有机质,使沙子变成具有肥力的土壤。
森林的防风固沙作用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对农业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陕西省榆林地区过去风沙危害严重,粮食产量很低。三十几年来,他们大搞植树造林和农田基本建设,营造防风固沙林,绿化了1/3以上的宜林沙荒,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0.9%上升到15%以上,从而使流沙得到有效控制。
森林在抵御和减轻台风、干热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森林犹如“农业的保姆”,没有森林的保障,就没有农业发展的稳定条件。破坏森林、破坏生态平衡,也就是破坏了农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生态性的灾难。我们必须重视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草地、水源等自然资源,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富国裕民,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