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工程技术不断地丰富其内容;而随着科学技术和农业工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其重点也有所不同。任何时候农业工程的发展总是同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的。目前,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与此相应,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一、中国农业工程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上的农业成就已被世界所公认,与农业工程相关的工程技术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据中国史书记载,公元前5000—公元前21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已有整治开发农田的技能,已在渭河、黄河流域建起农业村落,并创制了简单的排灌设施和农具,发明了谷物加工的杵臼。历史上铁制农具和畜力的普遍应用,中国约始于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东周的春秋时代,而欧洲国家约在公元前400年。由于中国传统农业的历史发展基本以种植业为主,农业工程的发展也围绕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狭义农业进行,即主要是在田间耕作、提水灌溉和粮食加工三方面同时发展起来,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已有凿井技术,用井水灌溉农田。公元前446—公元前397年战国时期修建的漳河水利工程已达到涝能排、旱能灌的水平。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具有防洪、排涝、航运等综合功能,是世界公认的合乎现代水利工程原理的农田灌溉系统。提水工具桔槔、辘轳、龙骨车和筒车等,先后发明于商周、东汉和唐代。中国古代土地利用工程也有相当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土地整治的沟洫制度;秦汉时期开始实行屯田,开发山谷坡地,修建梯田,改造盐碱地,并出现了代田法、区种法等。在农具的制造与使用方面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已使用石、木、陶制工具进行耕种。周朝已出现青铜的钺、锄、镰等农具。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即有成套铁制农具,随后开始使用牛拉耒耜耕翻土地,这种有弯曲翻土板的农具是现代犁的雏型,至今东南亚一些国家仍使用。战国后期(公元前90年)又发明了能一次完成开沟、下种和覆土作业的耧犁,这种条播机器的出现比西方国家早1700年以上。到了宋、元时代(960—1368年),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已有300余种,包括从耕种到收获加工的各项作业都有专门农具,但这以后改进不多。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期的封建制度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帝国主义列强又横征暴敛,滥垦滥伐,农田水利不仅很少兴建,就连原有的设施也失于整治,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黄河屡次决口改道,由北宋时年均1次增至4~7个月1次。在农产品加工方面,虽然在缫丝纺织、磨面碾米、榨油制糖、制茶卷烟等行业有所发展,但稍具规模者悉受外资控制,现代机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1922年间曾进口成套畜力农具和动力机械,并在东北进行实验性经营,但由于燃油、润滑油短缺,又缺乏有知识的拖拉机手之类的技术人员,最终并未取得成功。直到解放前夕,中国还没有什么农机制造业,仅有300多台拖拉机和几千台动力排灌机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立即着手兴修水利,整治大江大河流域,同时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及国家工业化的需要,积极推广改良农具,着手农业机械化的实验示范,兴办了一批国营机械化农场和国营拖拉机站。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一个大兴水利、农具改革的群众热潮很快形成,党和政府强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开始部署以农田水利与机械化为中心内容的农业技术革命任务,建立了第一拖拉机厂,逐步建立农机工业体系。1966年后,农业机械化成为举国上下为之奋斗的战略任务,各省建立了自己的农机工业体系和农机修造与研究体系,农机教育也获得空前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是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它所要求的相关条件诸如农机工业发达、社会服务体系建立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等等,几乎与农业机械化同步,甚至可以说农业机械化在有些地区是超前推进的。因此,1980年未能实现预期的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尽管如此,这一时期应该说是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开端,其间对中国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探索性实践,广大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亲自参与的宝贵经验,十分有利于后来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和其他农业工程分支的建设与发展。1979年底,农机制造厂有1900多个,县农机修造厂2400多个,职工145万人,农机工业总产值达120亿元;全国农机总动力达1.32×108kW;平均每1000hm2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台,小型拖拉机7.46台,排灌溉动力234kW,农业机械总动力579kW。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在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一代中国农民、改变农村面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推广奠定了经济、技术和人才基础。农业机械化经过结构调整与经营形式改革后,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已开始实行全面机械化。到1994年底,全国农业机械的总动力已达到3.36×108kW,万亩耕地平均2100kW;农用拖拉机890万混合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9.1万台,小型拖拉机818.01万台;联合收割机6.9万台,农用载重汽车72.8万辆,农业机械总值(原值)1435.8亿多元。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了改观。中国机耕地面积5251×104hm2,机播2812.6×104hm2,机收1552.8×104hm2,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55.3%、19.0%、10.5%;机械植保面积1995.1×104hm2;粮食机械化脱粒2.82×108t;农村社会运输总量中农业机械承担了60%以上;农副产品(主要指粮食、棉花、油料)的初加工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在机械化发展进程中,中国逐步建立起包括农业机械设计、生产、销售、技术监督、教育培训、使用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在内的农业机械化体系,拥有农机制造企业2300多个,修造企业1500多个,县以上销售企业2600多个,各类服务组织59万多个。
在农田水利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至1994年底,共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500多处,配套机井从无到有发展到302万眼,建成固定机灌站49万处,拥有机电排灌设备6600×104kW,各类小型引蓄水工程670万处。1950—1993年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平均每年递增2.6%,基本保证了同时期内全国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有效灌溉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0.16×108hm2增至0.5×108hm2。灌溉面积虽然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而提供的粮食却占全国粮食产量的2/3,蔬菜占全国的80%。
在农业工程的其他方面,随着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如各种农业设施栽培技术(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温室等)在粮食和蔬菜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畜禽规模饲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相应产品的产量和生产效益,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