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杜能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致使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除此之外,还有对于农业地理学而言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两个原理:第一是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即只存在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第二是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总而言之,杜能农业区位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
(二)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杜能农业区位论对经济区位研究而言,其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最具重要意义。这种方法对于韦伯以及克里斯塔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研究者有很大影响与启发。同时,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不仅仅用此原理可说明农业土地利用,对于其它土地利用仍然有效,是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五、理论与现实
孤立国条件下的杜能圈,是一种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杜能本人也意识到完全的“孤立国”在现实中很少存在,首先他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
在孤立国内,若有一条可以通航的河流存在,由于航运价格大大低于马车运费(杜能假定航运费仅为马车运费的1/10),那么沿河农场距市场(城市)161km的谷价仅相当于距市场(城市)16km的非沿河农场。距河岸8km且距市场(城市)161km的农场也仅相当于孤立国中距市场(城市)24km的农场。由此导致有通航河流存在时,同心圆模式成为沿河流伸展的狭长型分布模式(图3—4)。当孤立国内不仅有一个大城市,还有其它小城市的情况下,小城市周围的农场需供应小城市农产品,同时小城市需供应周围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从而形成以小城市为中心的独立模式。然而,由于很少小城市向大都市供应物品,这对孤立国的基本模式影响范围较小(图3—4)。
土质一定(谷物产量为10斗)时,城市中谷物(裸麦)价格变动于1.5~0.6塔勒时,农业的空间分布如图3—5左侧所示。即随谷物价格降低,商业性谷物种植范围明显向城市中心缩小,相反畜牧圈的面积扩大。
当城市的谷物价格一定(裸麦价格=1.05塔勒/斗)时,土质从单产10~4斗变化时,农业的空间分布如图3—5右侧所示。随着土质的劣化,单产的降低,谷作农业圈的范围缩小,而畜牧圈的面积扩大。
除上述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外,杜能圈是建立在以商品农业为基础,而且农场也是以追求最大的地租收入为前题的。现实中,农业中的相当大部分不是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性经营。自给性农业经营一般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产量为目标;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自给性农业经营的存在是导致杜能模式与现实农业空间分布状况产生偏离的最大原因之。
即使是商品性经营农业,农业经营者的目的也不是永远不变的。随着经营者年龄变化,经营方针也可能随着改变。此外,即使商品农业经营者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但对于每个农业经营者而言,他是不可能完全获取关于农业经营的知识以及信息,加之每个农业经营者把握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各不相同,因此现实中的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定会出现同理论上的偏移。
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变小。杜能理论中,主要的陆上交通工具是马车。而现代,随着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手段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运送农产品到市场的运费在降低,时间在缩短。加之,冷冻技术、保鲜技术等的发展,生产地到市场的时间距离缩短,使得某些农产品的供求范围伸展到数百或上千千米的空间尺度。因此,在现实中找到杜能所勾画的完整的圈层结构是比较困难的。
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一般而言,现代城市周围,不仅仅有农业土地利用,同时也混杂着写字楼、商业、住宅、工厂等各种各样的土地利用。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所谓的“逆杜能圈”。
他指出,杜能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即使现在也基本同现实相吻合,然而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却表现出同杜能圈模式正好相反的地理现实。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城市地区,由期待地价上升的投机者、开发商以及农民的开发而形成的“无秩序开发状况”随处可见。在城市近处的农民,由于农地可以随时转化为住宅等城市用地,因此对农地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少,放弃耕种或者采取临时性耕作现象常见;而远离城市的农民,农地难以转换为城市用地,因此对农地的投入较多,而从事相对集约度高的经营(图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