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下面,我们从单个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等方面来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
(一)区位指向
所谓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通常,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其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即,经济活动的区位主要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布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相关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集中的地方。农业和采矿业基本上是这种指向。其二,原料地指向。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原料,某些经济活动的区位趋向于原料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原料地指向。如高物耗的钢铁、建材、木材加工、重型机械制造、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基本上都是原料地指向。其三,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或者是需要获得稳定的动力供给,它们在选择区位时趋向于选择在或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如高耗能的火力发电、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石油化工等都属于燃料动力指向。其四,劳动力指向。部分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很大的依赖性,因而在选择区位时趋向于相关劳动力集中的地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向。其中又分成两种,一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如纺织、服装、制鞋、烟草等;二是高素质劳动力指向,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其五,市场指向。有的经济活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产品销售受市场影响大或产品不能长途运输,因此,它们的区位趋向于市场。如服务业、部分食品和饮料工业、部分化学原料工业,以及对市场行情波动敏感的行业。其六,运输指向。对有的经济活动而言,运输费用在产品的成本中占的比重高,或者是为了方便地从不同的地方获得原材料、向许多地方发送产品,所以,它们在选择区位时通常都趋向于运输费用最低的地方。结果,它们就常常分布在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主要是受其区位指向的制约,表现出点状、线状、面状分布形态。这些空间形态就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由此可见,区位指向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二)集聚与扩散机制
1.集聚机制。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而且,某些区位指向虽然不同,但是在实际中所指示的地方往往是相同的(如,运输指向与市场指向),这样就增大了经济活动在少数地方的集聚规模。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就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地方发展。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所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可见,集聚机制的形成是必然的。集聚过程一旦开始,就极易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从而加速集聚过程。
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区位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产生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2.扩散机制。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所谓集聚不经济就是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发生的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现象。如相关企业、经济部门集聚过度,就会使相互之间在资源及要素利用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相互牵制。伴随经济活动的过度集聚,在集聚地区人口就会相对过密,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就会导致集聚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供不应求,生活费用和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同时,环境问题也将日益突出。面对这些问题,部分企业、经济部门就不得不从原来的集聚地区迁移出去。结果,也会引起与它们相关的资源、要素随之向外扩散。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这方面有以下几种情况,集聚地区的企业、经济部门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主动到周围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新的发展据点,以便扩大自身的影响和势力范围;在集聚地区同行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渐趋饱和,部分企业和经济部门为了减小竞争压力不得不到其它地区开辟新的市场;集聚地区在进行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被淘汰下来的部分不宜发展的企业和经济部门就只有到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去寻求立足之地;处于保障自身发展,获取原材料、能源,参与区际竞争等方面的需要,集聚地区将主动与其它地区开展合作,从而引起部分资源、要素、企业等向其它地区扩散。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从宏观上看部分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呈分散趋势,如日用品工业、原材料工业、农业等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在空间上呈分散状态,它们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客观上就会向外扩散。第四,政府的政策作用。地方政府为了解决集聚地区因经济活动过密、人口膨胀而引起的种种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促进区域内其它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缩小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就会制订出一系列政策,诱导和鼓励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等向其它地区扩散。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一般而言,扩散机制有就近扩散、跳跃式扩散、等级扩散和随机扩散四种表现形式。就近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由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一般而言,与集聚地区相邻的地区有适宜的区位和较好的外部环境,比偏远地区的发展条件好,并且与集聚地区联系方便,便于获取信息,得到发展上的支持。向这样的地区扩散容易取得较好的集聚效益,及时抓住发展机遇,跟上经济发展的趋势。跳跃式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导致跳跃式扩散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接受扩散的地区虽然与集聚地区在空间上不相邻,但是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具备接受扩散所需的良好条件,因而就能够对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吸引它们直接进入到本地区。另一个原因是接受扩散的地区存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机遇或潜力(如有可开发的资源,或有较大的市场,或有优惠的发展环境),在众多的地区中成为集聚地区进行扩散的优选对象。正是有这两个方面的原因,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就会跳过相邻的地区而扩散到空间距离虽远但各方面更为有利的地区。等级扩散是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按照城市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一般情况下,大中小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接受扩散的总体条件是大城市优于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又优于小城市,城市优于农村。从集聚地区开始的扩散基本上是首先扩散到其它区域的大城市,然后由大城市扩散到中等城市、小城市,并依托这些城市向广大乡村扩散。随机扩散是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的一种无规律的扩散。产生集聚扩散的原因,一是地区之间信息不畅,集聚地区在进行扩散时,已知的可选择范围有限;二是因某些社会因素(如长官意志、亲友关系)和心理因素(如个人偏好),致使扩散的地区选择偏离经济合理的原则。这种情况在部分资源、要素和企业的扩散中比较常见。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集聚与扩散是相互对立和并存的,是制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集聚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引发区域内部发生空间分异。在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的作用将逐步减缓,扩散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较为复杂。一般情况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制。
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也就是说,集聚(或扩散)一旦发生,就将沿着其固有的方向持续下去。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只有等到出现集聚不经济(或扩散不经济)时,集聚(或扩散)才会受到遏制,并有可能由集聚为主转化为扩散为主(或由扩散为主而转为集聚为主)。这时,原来的集聚(或扩散)趋势是不会消失的,仍将与扩散(或集聚)同时存在。但是,集聚(或扩散)在内容、规模、层次、速度等方面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虽然,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有一定的惯性,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前面已经讲过,集聚机制的作用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遏制集聚的进一步进行。同样,扩散机制的作用达到一定的限度也会产生扩散不经济,从而抑制扩散的继续进行。这是因为,扩散过度就会割裂经济活动之间所固有的联系,失去发展所必需的外部环境,不能开展合理的分工与协作,于是就导致生产与经营的效益下降,甚至连正常的生产或经营过程也难以维持。
(三)空间近邻效应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这就是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根据这个原理,我们不难看出,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中,各种经济活动或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远近不一样,相互间发生联系的机会和程度也就存在差异,因而对它们的空间分布与组合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事实上也就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空间近邻效应的产生是基于这样几个原因。无论哪种经济活动都有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就倾向于按就近原则组织相关的资源和要素去进行生产和经营。同时,由于受空间感知能力的限制,各种经济活动在进行发展决策时能够获取的决策信息常常以周围地区的居多,因此,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它们大多倾向于在周围地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虽然,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各种经济活动到较远的地方去谋求发展已比较方便,但是,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它们在同等条件下选择发展的地域时仍将以周围地区为主。总之,只要能够基本满足所必需的技术要求、经济效益,各种经济活动都倾向于就近组织资源、要素,也就容易与空间上近邻的相关经济活动或区域发生联系。而且,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各种经济活动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及产生的影响都将相应地减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在满足发展所需条件的前提下,各种经济活动一般都会采取由近及远逐步推进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空间、建立分支机构、寻求发展合作伙伴等。二,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可投入到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要素是有限的,同时市场的需求也是有限的,那么,位于同一地区或相互靠近的各种经济活动在利用资源、要素,开发市场时就势必会发生激烈的竞争。如同类经济活动之间会对相关资源、要素进行全面竞争,而不同类经济活动对能源、劳动力、资金、基础服务设施、土地等一般性资源和要素也会展开竞争。相反,如果经济活动彼此在空间上相距较远,那么,它们之间的竞争就可能减小。三,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相互靠近除了会加剧竞争,它们之间也将因此而有更多的机会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彼此开展分工与协作。这样,它们既能因分工与协作而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在分工与合作中较容易地寻找到新的发展机会。反之,如果各种经济活动相距较远,那么,它们之间开展分工与合作,进而在发展上获得相互促进作用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空间近邻效应的这几个方面的作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