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进行环境教育、国情教育及科学地理观教育的能力 地理学科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国情教育等是责无旁贷的。地理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及多种活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比较、分析、联系实际,讲清道理、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自己获得结论。对于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及持续发展等观点的树立,地理学科更有义不容辞的职责,要通过生动的事例,把基本观点与道理蕴含其中,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8.开发学生智力,进行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的能力 开发学生智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理解、记忆等认知能力;运用地理原理与规律的推理能力;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应用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从事创造性活动(如评价、设计、制做)的创新能力等。而这几种不同层次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学生地理观察力、地理记忆力、地理想象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形成的基础之上。在此,学生基础知识的丰富和思维训练的加强非常必要。作为地理教师,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及设计问题的水平,以适应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的需要。
9.命题、检查提问及了解学习情况的能力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课堂上注意学生的反馈,以便调控教学进程。学生在平时听讲时的反应,对提问的解答,在指图中出现的问题等都是随时能了解到的。教师的命题与提问并非单纯检查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的程度,而应该考查学生联系综合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里既反映出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目的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师的水平。不同学生、不同性质的考察。对命题与提问有不同的要求,平时提问应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考试命题则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要考察其记忆、理解、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所以设计命题是一项基本能力。教师要知识熟练,思路灵活,联系广泛,从多层次多角度考虑,才能设计出具有一定水平的问题,这就需要多看、多想、多交流,反复实践,有意识地提高命题的能力。
10.分析、评议地理课堂教学的能力 听过一堂公开课、观摩课或研究课后,在认真记录的基础上,教师应具备提出评议或分析意见,肯定成绩,提出不足的能力,这有利于相互切磋,研究交流,也有助于从教学理论的高度去认识一堂课,以便于掌握规律,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关于评议的内容与方法在前面第七章第二节已经介绍。作为地理教师平时不但要多听课,多参加评议活动,也应多学习有关教学理论,以便提高分析评议课堂教学的能力,这有助于正确认识自己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11.进行地理教育科研的能力 地理教师应不断接受新事物,探索地理教学改革的途径,勇于创新和实验。从教学实践中总结规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和提高。再指导实践和加以验证,撰写有关地理教育科研的文章,不断学习提高。每位地理教师都应以学做教育家作为努力的方向,自觉培养自己的地理教育科研能力。平时要坚持研究教学中的有关问题,选好科研课题,制订科研计划,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在实验中积累资料,整理和总结工作经验,然后列出提纲,写出课题实验报告或教学论文。有的教师坚持在每个教案实施后写课后记,这对总结经验和撰写高水平地理教育论文帮助很大。
12.运用地理知识评价环境,进行决策建议咨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地理教师来讲,本项能力要求较高,但也不乏优秀者对此做出过贡献。运用地理知识服务于乡土建设,发展经济,评价环境,进行决策建议或咨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规划与经营,工业布局、交通选线、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地理知识均可发挥一定作用。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开展一系列调查和观测活动,发挥其广泛性、深入性、经常性、群众性等优势,或许会收集到专业科研部门难以了解到的情况,这就有可能作为有关部门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