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减轻地灾的系统工程-社会发展与地灾未来

时间:2015-09-16  归属:我国地质地震灾害
减轻地灾的系统工程

 

    减轻地灾工作是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其中主要的子系统为监测、预防、防灾、抗灾、灾害评估、救灾、灾后恢复与重建、规划与指挥、教育与立法、保险与基金、减灾科学技术等。

    在这十余个子系统中,监测、预报、防灾、抗灾、灾害评估、救灾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行为过程,简称为S过程。其中监测与预报是一组,或叫一个分系统,是此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其他减灾工作的基础。灾害预评估是第二阶段,即在中、长期预报与灾害史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理模型估计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指导防灾、抗灾与救灾预备。防灾、抗灾是第三阶段,是大灾前采取的非工程性与工程性减灾措施。救灾是第四阶段,为灾害发生后减轻损失的途径,灾后恢复与重建也可归于此阶段。从监测到救灾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完成第一级循环。灾后的灾情评估信息反馈回灾害预评估阶段,修正预评估模式,指导防灾、抗灾以及救灾预备的调整,完成第二级循环,见图9-1。

    这个过程关系是理想化的,实际过程比这复杂,没如此规范,各子系统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除救灾外,这几项工作基本上同步进行。中长期预报意见常越过灾害预评估阶段直接指导平时的防灾、救灾工作,短期预报对大灾前的防灾、抗灾、救灾有关键性的影响。

    减灾规划的制定要以社会经济的动态特征为背景,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依据其规划的级别与内容而先行于或并行于其他减灾环节,并指导减灾工程全系统、部分分系统或子系统的工作,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其他方面。减灾系统中的指挥主要针对救灾工作。科学技术研究、教育与立法、减灾基金与保险是S过程的三大支柱。其中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改善S过程的技术能力;减灾基金与保险提供改善S过程的物质能力;教育与立法用于约束人、单位、部门、地区之间的行为关系,是指导与改善减灾的非物态措施。

    减灾系统工程的系统性还应表现于减灾各环节的整体配合上。例如,中长期预报与灾害预评估若不准确,则防灾、抗灾体系的目标设计便可能不够合理,后果或表现为经费的虚效投入,或表现为防、抗灾体系的弱化。若为后者,即使短临预报较准,预报的效果也只能主要落实于减轻人员伤亡,减轻建筑与财产损失仍相对较难,救灾时也缺乏良好的支持环境。但若把所有的减灾经费都投资于抗灾与防灾,使之可抗任意级别的大地震袭击又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远远不具备这一能力,1995年日本大地震就是一例。因此,这就有一个在进行减灾工程规划设计时(经费投入比例、关系、顺序等)总体结构的合理安排问题。自然灾害与减灾皆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减灾工程与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在土地资源、人力物力、经费使用等方面有一定的矛盾性,然而二者的结果又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减灾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之间,以及不同地区、部门之间也存在着系统协调问题。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地灾
  • 上一篇:减轻地灾活动中人的管理-社会发展
  • 下一篇:未来社会发展对减轻地灾事业的正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