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浅谈语文课中的默读训练

时间:2012-02-02  归属:职称论文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但“读”不仅仅体现为书声琅琅的有声朗读,还有同样重要的默读。默读,是独立阅读的主要方式。

  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在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产生独特的体验,才会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其脑海中逐步清晰起来,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独自“悟”出新东西,有时还是创造的萌芽。因此,我们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应重视默读,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让他们养成默读的习惯,为今后获取更多的知识提供保障。

  一、朗读之前默读 

  语文学习中,如果一接触文本就大声朗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种对任何课文都用“抑扬顿挫”的腔调去朗读,其实是没有真情实感的,尤其是说明文。朗读如果缺少了对文本起码的理解与感悟,一味地读和背,除了那慷慨激昂的固定腔调外,能读出什么真情来?又能悟出什么意义来呢?没有潜心的默读,朗读也就不会有悟有得。因此,朗读前的默读是必要的,这其实是课堂上动静搭配的有效组合。先静——静静读思;再动——书声琅琅,以至议论纷纷,这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这样做,有感情地朗读才能成为可能。

  二、学习较长文章时默读 

  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默读往往能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默读通晓全篇,把握课文的大意和布局谋篇。例如,学习《郑和远航》、《大江保卫战》等篇幅较长的课文,都应该安排足够的默读训练。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课文可以放弃默读,而是说长篇文章更需要默读,能节约教学时间。

  三、于疑难处默读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要在疑难处多默读,这样默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疑难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有学生质疑:“诸葛亮神机妙算,他明明知道周瑜让他3天造10万支箭是有心陷害,为什么还不揭穿呢?”这个问题确实是理解上的难点,我采用了让学生默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默读后,笔者引导学生对初读时的疑问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学生的感悟个个精彩!遇到疑难处,教师不妨“放一手,退一步”,引导学生潜心默读课文。通过反复默读,细细品味,引领他们去思考问题,叩问文本,这有助于释疑解难。

  四、在合作前默读 

  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课堂信息的多向互动,在教学中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小组内的阅读交流,使阅读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的默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否则,合作学习将失去根基。小组中个别活跃、善于表达的学生就成了演员,其他学生做配角或观众的现象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这些孩子还没有思考就已经听到了别人的所悟所得,长此以往,也养成了不动脑筋的习惯,于是合作学习将成为一种低效、高耗能的表演形式。

  事实证明,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只有建立在个体探究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才能实现相互启发,优势互补。

  五、在对话交流前默读

  对话交流必须以学生个体的理解为基础,但学生无论理解哪一类型的文章,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心理过程。从直觉印象到深入理解,需要凭借联想与比较、分析与概括等思维方式,教师需在耐心的等待中,通过默读,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使文字符号所蕴藏的内涵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步清晰起来。学生在默读思考中变得自信而睿智,浮躁的心境由此变得安静,思维也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入,这也为以后的有效对话积累了丰富的谈话基础。

  只有让学生学会默读,养成默读习惯,今后才有可能造就有“精神底气”的“读书人群”。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语文课默读训练
  • 上一篇:在课堂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 下一篇:让激励伴随课堂教学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