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岸
一、海岸线、海岸带、海岸
海洋和陆地是地球表面的两个基本单元,海岸线即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事实上,大陆与海洋之间经常存在着具有一定宽度的、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即称为海岸带。海岸带的范围除了包括潮间带以外,上至包括高潮线以上由现代海水作用而形成的海蚀、海积地貌部位,下至低潮线以下,波浪对海底扰动作用的极限部位为止。
海岸是指现在海陆之间正在相互作用着和过去曾经相互作用过的地方。海岸的概念除了包括现代海岸带外,还包括上升古海岸带和下沉古海岸带。海岸的变化和发育,主要取决于地质构造条件、河流、波浪、潮汐和海面变化,以及生物运动等因素。
二、我国海岸的基本格局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仓河口,长达18000多千米,加上6500多个岛屿的岸线,海岸线总长32600多千米。
(一)基岸海岸
一般是陆地上的山脉或丘陵延伸,直接与海面相交,亦称山地海岸;由于岸线大多比较曲折,具有突出的海岬和深入的海湾,天然港湾较多,又称港湾海岸。
我国基岩海岩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沿岸,以及北方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辽西走廊一带的秦皇岛、葫芦岛等地。台湾东部海岸亦属基岩海岸,但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的巨大断裂,形成了世界海岸中罕见的高大陡直、延续很长距离的断层崖,又称为断层海岸。基岩海岸由于岩性和水动力条件的不同,又表现为海蚀地貌类型和海积地貌类型。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和岩滩等;海积地貌有沙堤、沙嘴和连岛沙洲等。
辽东半岛突出于渤海海峡处,古老的变质岩系结构紧密,风化壳浅薄。在波浪的作用下,许多岬角都出现海蚀崖和岩滩。岬角怀抱中的海湾,港阔水深,如旅顺和大连等都是北方良港。
山东半岛岸线曲折,在许多险峻的花岗岩岬角处发育了海蚀崖和岩滩,如成山头、崂山头、马山崖等。但它还有规模巨大的沙坝、沙嘴、陆连岛和海积平原。因此,山东半岛海岸,港湾众多,海蚀海积地貌齐全。
杭州湾以南大陆岸线异常曲折,许多港湾深入内地,呈溺谷状态。岸外岛屿罗列,直接与海浪作用相接,海蚀地形发育;岸内港湾因外海大浪不易进入,岸带处于强潮环境中,潮流成为泥沙运动的主要动力,一些海湾成为泥沙沉积的场所。南方如广东一带的基岩海岸,在暖热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展了厚层风化壳,在陆上暴流侵蚀和低波能的环境中,海积地貌非常发育,沙堤、沙嘴和连岛沙洲,常常把一部分海湾封闭起来成潟湖或盐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