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滩涂与浅海水域,港口和海上运输,以及海洋娱乐与旅游等。
一、滩涂与浅海水域的开发利用
滩涂是海陆之间交接地带,其地貌、沉积、土壤都与潮汐、海浪及泥沙来源密切相关。我国一些主要河流每年径流中的入海泥沙约20亿吨,是我国滩涂形成的丰富基础。我国潮间带滩涂面积约3,200万亩,至水下10米的面积约为1.1亿亩,潮间带以上未垦荒滩约700万亩。此外主要河口及平原海岸每年淤涨成陆面积50多万亩。
我国沿海各省人口稠密,土地面积较少,围垦滩涂是扩大耕地面积的有效手段。我国滩涂的营养成分丰富,估计每年入海的20亿吨泥沙,含氮磷成分折合标准化肥各约一千余万吨,腐殖质含量二千余万吨。近40多年来我国沿海各地平均每年围堤面积约60万亩,已围面积中60%已垦殖利用。从滩涂资源潜力看,今后每年仍可围垦数十万亩。全国沿海可围垦面积超过100万亩的有冀东、黄河口、苏北沿海、浙东和珠江口等地。
在滩涂及二、三十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海域可以大力发展养殖业,促进水域生产力的提高,并采用人工孵化幼苗、人造鱼礁和网箱养鱼等技术对经济鱼、虾类进行人工放牧,以实现“海洋农牧化”。我国滩涂和浅海的可养殖面积各约1,000万亩左右,现已利用率分别仅占18.7%和2%左右,因此发展海水增养殖业的潜力很大(表13—4)。
我国沿海地区还有苇田约200万亩,占全国苇田的40%,主要分布在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的沿海地区,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原料和编织的农副业原料,从现有滩涂资源估计,沿海尚可扩大苇田面积约160多万亩。
二、海上运输与港口
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有利于发展沿海和远洋的交通运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洋通道的意义愈显重要。据预测,我国沿海旅客运输到2000年可能超过4.5亿人次/年,沿海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0亿吨。
以我国主要海港为起点的国际海运航线,可以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联系我国与世界主要政治经济区域。东行航线由我国沿海各港口东行至日本,经日本东渡太平洋抵达北美和拉美各国海岸,然后再通过巴拿马运河到达加勒比海地区和北美、拉美各国的东海岸。南行航线由我国各大港口南行,通往东南亚各地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西行航线由各港口往南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经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入地中海,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或经印度洋南航,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大西洋。西行航线可达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各国港口。北行航线由各港口往北进入朝鲜西海岸和东海岸的各港口以及俄罗斯的海参崴和纳霍德卡等港。
港口建设是发展海洋运输业的先决条件,我国现有商业港口166个,码头岸线长度63千米,泊位约400个,其中万吨级船泊的港口有22个,泊位191个。我国的港口可分为两类:海湾港口和河口港口。我国的海湾港口共102个,其中渤海5个,黄海15个,东海36个,南海33个,台湾13个;河口和近河口段港口64个,分布在鸭绿江、海河、小清河、长江、黄浦江、钱塘江、南江、椒江、瓯江、闽江、晋江、榕江、西江、东江、南渡江等42条通海江河的河口和近河口岸段。
三、海洋旅游业
海洋娱乐和旅游业所利用的空间资源包括海滩、浴场、游钓场、水上运动场、海岸与岛屿风景区等。世界上海上游艇有几千万条,比任何其它海洋产业的船只都多。从国际上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活动空间的扩大,海洋娱乐和旅游业已经成为规模巨大的新兴产业。
我国沿海地区和岛屿,有许多适合发展海洋娱乐和旅游业的场所。海滨旅游业的发展也较快。秦皇岛、大连、青岛、蓬莱、连云港、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珠海、深圳等地有我国主要的海岸风景区。辽宁的长山岛,大连的蛇岛,山东威海的刘公岛、养马岛等,浙江舟山的岱山、普陀山等,福建的平潭、厦门、东山,广东的南澳,以及海南岛和台湾岛等,都是我国主要的海岛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