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矿藏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矿藏资源丰富。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矿藏已达160余种,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种我们基本上都有,我国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配套程度较高,储量也很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在已发现的160多种矿藏中,已有148种初步探明了储量。针对本世纪末下世纪初(2000年和2020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依据矿藏资源的储量、质量和找矿的远景与技术条件,对40种重要矿藏进行评估,按资源保证程度可分为四个类级:
第一类级,储量丰富,自给有余,有部分可供出口的计19种,它们是:煤、钨、锡、钼、稀土、盐、石墨、萤石、菱镁矿、重晶石、滑石、石膏、高岭土、硅藻石、澎润土、硅灰石、水泥灰石、玻璃硅质原料和石材。
第二类级,可基本满足需要,但也有缺口的,计11种,它们是:铁、锰、铅、锌、铝、镍、硫、磷、铀、石棉和海泡石等,其中铁矿缺口较大。
第三类级,有一定资源潜力,但可供规划用的探明储量缺口较大,它们是:石油、天然气、铜、金、银等5种。
第四类级,探明储量不足,资源远景不明的计5种,它们是铬、铂(族)、金刚石、硼、钾盐等。
二、多数一类矿藏富矿少,贫矿多,选矿难度大
我国铁矿石缺口较大,不是因为储量少(我国铁矿探明储量几近500亿吨,居世界前列),主要是因为品位>50%的富矿仅占2.3%,95%以上的储量均为平均品位33%上下的中低品位矿石。我国铜矿的探明储量已达5900余万吨,亦位居世界前列,但品位>1%的富矿仅占35%,加上伴生组分多,大大增加了选冶的难度和费用。论储量,我国铝土矿也很丰富,但矿床类型主要属一水型的硬铝矿石,二氧化硅含量大,品位低,铝、硅比值>7的富矿仅占27%,<5的贫品位矿石占38%,亦增加了选冶的难度和成本。其它如磷矿、锰矿都有类似特点。在已探明的储量中,贫品位的磷占44%。贫、杂、难选的锰占94%。
三、共生矿床多,矿石组分复杂
由于许多成矿元素,如亲铜元素、亲石元素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过度性元素,其地球化学性质均具有近似性,在成矿过程中常常形成共生、伴生矿床,使矿石矿物组分变得十分复杂。这种由多种成矿元素组合而成的矿床,通常称为综合性矿床,这是自然界矿藏形成的普遍规律,我国也不列外。据统计,我国具有其它矿物组分共生、伴生的铁矿,即占全国铁矿保有储量的41%。其组分有铁-钛、钒型,如攀西铁矿;有铁-铌-稀土型,如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有铁-铜-钴-金型和铁-锡-硫型等。至于有色金属矿床,几乎90%以上都属具有综合组分的矿床。如甘肃金川镍铜矿,伴生的组分就有金、银、钴、铂、钯、锇、铱、锗、硒、碲、碘、镓、锗、钼等20余种;湖南柿竹园的钨矿则是一个由钨、锡、铋、钼等组成的综合矿床;云南个旧的锡矿是由锡、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矿伴生。非金属矿藏,包括煤、石油、磷等在内均有多组分的特点,如磷矿常伴有稀土、铀、铁、钒、钛、硫、铝碘等。
在不同技术经济条件下,矿床多组分性可以是一个缺点,但也可以形成一种优势。因为组合性矿石,选冶流程比较复杂,和单一矿石相比,需要较好的设备,较多的费用。但如技术先进,则可同时回收多种矿产资源,使一矿变多矿,小矿变大矿,贫矿变富矿,增加矿产总储量和产量,大大提高投资效益。
四、分布普遍但又相对集中
在我国,许多重要矿藏分布地区很广,如煤炭分布于全国28个省区;27个省区均有铁、铜分布,有24个省区有磷分布,19个省区有钨的分布。但这些矿藏大部分储量却相对集中于少数省区如煤炭61%的探明储量集中于山西、内蒙古二个省区;三分之二以上探明储量的铁集中于辽、川、冀、晋、皖、鄂、内蒙古、鲁、滇等9个省区;82%探明储量的铝土矿集中于晋、豫、黔、桂四省区。其它如湘、赣二省集中了全国钨的65%,湘桂二省区则集中了全国锑的64%。此外贵州汞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71%,内蒙古的稀土占全国97%,辽宁的菱镁矿占全国的84%,青海柴达木的钾盐占全国的96.8%。
矿产资源地区分布的极端不均衡性,就要求在开发矿业发展地区经济时,必须加强地区之间的协作,互通有无,余缺互补。此外,我国有相当多的矿藏,矿床规模多以中、小型为主,可与世界著名大型矿床相比的不多,所以在矿藏资源开发利用上,必须大、中、小并举,国家经营与地方经营相结合,充分利用中、小型矿床,大力发展地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