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查明更多的石油储量,以保证东部油田稳产和西部油田的增产;在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争取有更大的突破,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电力是整个能源系统的中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超前地位,要加速国民经济的电气化,大幅度地提高人均用电水平。为此,一次能源尤其煤炭消耗中用于发电的比重要大大提高。经济上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争取在2050年前基本上开发完毕,建设更多的骨干电厂(包括核电站),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电网。
(3)不失时机、因地制宜大量进口油气。我国在实现石油自给基础上1973年开始出口原油,最多时达3 000多万吨。随着国内需要量的迅速增加, 1993年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华南、华东能源消费量大而本区资源贫乏,但地处沿海,从国外输入油气比起由北方远距离输送煤炭更为经济合理,也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东北能源消耗量巨大,煤炭依靠关内调入以弥补不足,石油生产将处于递减状态,由俄罗斯输入油、气也是一个可能的来源。
(4)完善能源输送体系。我国已经建成了一个包含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网络,担负了沉重的能源输送任务。鉴于今后跨省区的煤炭供应基地更将集中于“三西”地区,北煤南运与西煤东运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我国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接替基地将在大西北,而当前运输中又存在着动力不足、运输系统不协调不配套、无效运输严重等问题,为此必须适应全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交通建设,重点是加快晋陕蒙煤炭大规模外运和西北石油外运问题,争取在下世纪初期在全国形成一个大能力和现代化的包括多方式多通路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因地制宜、各尽所长、联合运输、协调发展。
(5)加强能源科技研究,推行洁净煤计划,减轻环境压力。能源开发,无论是提高勘探水平和最大限度增加可采储量,无论是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和进一步深化节能,以及治理主要在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都需要加强科技工作。鉴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煤炭消耗的绝对数量只能是有增无减,唯一可能的选择是发展洁净煤技术(CCT),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并促进能源供应来源多样化。CCT主要包括选煤、型煤、水煤浆、煤炭气化、循环流化床燃烧、电站脱硫、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煤炭液化等,应分别情况大力发展和进行研究试验。此外,要推进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探索合理解决农村人口分散地区能源问题的途径。
总之,中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的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如果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保持不变,中国未来的能源需求无论从资源、资金、环境和运输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因此,应引导全社会重视适度消费,谋求在人均能耗适度增加的前提下,改善能源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推行低能耗、少污染的民用产品和服务,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