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业内部,粮经作物种植结构也逐步调整。总的来看,粮食作物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则有所提高,其中蔬菜种植面积增长较快(见表11. 3)。不过,由于本区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制约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步伐,以及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发展的速度与规模。
三、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区域化发展
黄淮海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农业的现有基础地域差异十分明显。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这一地区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农林牧渔各业以及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和蔬菜的布局逐步向生态条件适宜和经济效益高的地区转移,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粮、棉、油以及多种经营(林果、畜牧、水产等)生产基地。黄淮海地区是中国各类农业生产基地最集中的地区。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统计,在全国509个年提供商品粮5万吨以上、农业人口人均生产商品原粮100公斤以上的商品粮大县中,黄淮海地区有132个;在全国150个棉田面积在15万亩、年产皮棉1万吨以上的商品棉基地中,黄淮海地区占66个;在全国64个花生基地县中,黄淮海地区占34个。此外,该地区还有一批商品猪、肉牛、山羊、果品(干鲜果品)、桐木、蚕桑、海洋水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农作物的单产和农畜产品的商品率,满足国家对商品农副产品的需求,而且有利于变革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本区相继涌现出了一批以龙头企业、股份合作、科技与市场为带动的市场农业经营模式,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市场流通+农户”的联合体模式、“科技实体+农户”的技术进步模式和“市场流通+农户”的流通模式,将农业推向国内外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走市场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农业路子。尽管上述四类模式目前在该区农业经营体制中所占的比重尚不大,但却代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对加快黄淮海地区农业布局的调整优化,促进区域化种植和专业化经营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四、农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
80年代初以来,随着国家政策逐步放宽和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黄淮海地区农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有力地冲破了该地区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农村产业结构从以往单一的农业经济逐步向复合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业在农村经济增长中已日益丧失了传统的主导地位。非农产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从1985年的10%以下上升到90年代初的60%~65%和1995年的70%~80%。例如乡镇企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较差的河南省及河北省,1995年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1.5%和72%,而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山东省已达83.2%。据统计,1995年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京、津两市共有乡镇企业457.8万个,乡镇企业职工总数为3 211.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31.3%),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7 942亿元,其中以工业为主体。1995年上述三省两市乡镇企业总产值中,乡镇工业占76.3%,次为建筑业(占9.0%)、商业饮食服务业(占8.0%)和交通运输业(占5.5%)。本区乡镇工业按其发展特点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以当地或邻近地区的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主要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造纸等行业。由于黄淮海平原地区人口较稠密,因而这类劳动密集型行业分布较广,是全区目前乡镇工业的主体。二是就地开采矿产资源并进行初加工,主要包括小煤窑、小水泥、小化工及小冶金等行业,集中分布于山东半岛、冀东、太行山前地带及豫西等地。三是直接为农业服务的支农工业,如农机修造、小化肥、小农药、塑料制品等行业,其数量虽不及前两类,但地区分布亦较广。四是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乡镇企业,如电子、家用电器、医药、精细化工、仪器仪表及专用设备等,主要分布在京津唐地区、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京沪及京广铁路沿线地区,大多是通过与周围大中城市联合协作而发展起来的。90年代中期以来,本区乡镇工业着手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其中最主要的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向股份合作制方向发展;在行业规模上通过兼并及资产重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行业结构上在坚持以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同时,限制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小化肥、小皮革及小水泥的发展,积极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在乡镇企业布局上,从初期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星罗棋布式的分散布局逐步向交通干线沿线建制镇和乡镇集中,不少乡镇工业集中的地区还建立了“乡镇工业小区”,以增强企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集中治理“三废”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