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竞争性关系
在分析植物分布和生态环境关系时,不能忽视其他植物的影响。生境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是限制植物生长分布的基本条件,但在适宜某种植物生活的生态环境内,有时因受其他植物竞争的影响而实际分布有所改变。
前文谈及的适应极端环境的生态类群中,大多数在较良好环境中不能与其他植物竞争抗衡。
谢尼阔夫曾把坡顶干瘠生境中的狐茅(早生型)移栽到坡脚,又把原生坡脚的看麦娘(中生型)移到坡顶,结果后者生长不良,前者生长却甚为旺盛,这说明狐茅抗旱力虽强,生理最适域仍为湿润肥沃的条件。但过些时间狐茅又遭受河水泛滥影响,加上耐湿的看麦娘地下茎不断伸展,最后仍被排挤出这个较优越的生境。
德国埃仑伯格(Ellenberg,1958)曾对此类现象做过研究,并概括出各种偏差类型,把一种植物单独生长时的生态最适范围称为该植物的生理域,把实际分布范围称为生态域。
在植物单独生长的适宜范围内(生理域),因受他种植物抑制,生态域和最适区(峰顶)的位置在左右摆动。生理和生态两种最适重合而生态域变狭,a.欧山毛榉,b.林地千里光(Senecio silvaticus)。向一侧偏离,a.发草(Deschampsia flexuosa)、b.草地看麦娘(Alopecurus pratensis),c.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us),d.为款冬(Tussilago farfara)。两个最适区,a.红狐茅(Festuca rubra),b.欧洲赤松,c.铃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