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陆分布大势
地球总面积约51000×104km2,其中大部分是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互相沟通,连成一体,包围着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海洋的总面积为36100×104km2,陆地的总面积为14900×104km2(包括1000×104km2的岛屿),也就是说地球表面水陆面积之比大体是7∶3。
海陆的分布有一些引人注意的特点。
首先,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5,而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占其总面积的1/5。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陆地分布几乎连续不断,最为宽广;南半球的陆地在中、高纬度显著收缩,56°—65°S之间,除一些岛屿外,几乎全部为广阔的海洋。但是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北冰洋;而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陆地——南极大陆。
其次,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还南北成对分布:北美和南美,欧洲和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破裂地带,形成规模较大的陆间海,岛屿星罗棋布,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强烈。
另外,某些大陆东部边缘被一连串花采状岛屿群环绕,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岛弧外侧则是一系列深邃海沟。这种情况在亚欧大陆东缘最为典型。
最令人注目的是大西洋两岸轮廓的特点,这一大陆的突出部分能和另一大陆的凹进部分嵌合起来,仿佛原是由一块大陆分离开来似的。
海陆分布的这些特点不是偶然的现象。很久以来,人们在探索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二、陆地与海底面貌
地球表面高低相差悬殊,形态变化多端。
陆地上的最高点达海拔8848.13m,这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的现测高度;而西南亚约旦河谷尽头的死海海面为负392m,这是陆地的最低点。陆地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等类型。它们以不同的规模在各大陆上交互分布,共同构成陆地表面崎岖不平的外貌。
山地所占面积并不大。陆地上有两条巨大的高山带。一条是环太平洋带,沿太平洋两岸作南北向分布。它包括纵贯北美和南美大陆西部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亚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沿岸及东亚岛弧上的山脉。另一条高山带略成东西向,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北缘。它的西部是由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分支(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巴尔干山脉等)组成的阿尔卑斯山系,以及非洲北缘的阿特拉斯山脉。进入亚洲后,自安纳托利亚高原南北两侧的山脉与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连为一体,又经中南半岛西部山地,一直延续到巽他群岛的南列岛弧,与环太平洋带相接。
两大高山带是中生代末以来近期地壳运动(阿尔卑斯运动)的产物,陆地上最高峻、最宏伟的年轻山脉几乎都集中于此。它们也是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地球上约95%的地震和大多数活火山也分布在这里。古生代加里东和海西运动形成的山脉,由于年代已久,历经风化剥蚀,与上述两大高山带相比,山势大为逊色。
陆地上平原面积最广,约1/4的地面海拔不足200m。一般来说,大陆中部是平原。平原的东西两侧多有高山耸列,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带。这个特点,以北美和南美大陆最为显著。大陆中部,从北美的哈得孙湾沿岸平原起,经密西西比平原到南美的奥里诺科平原,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几乎是连续不断的平原地带。其中亚马孙平原面积广达560×104km2,在世界各大平原中首屈一指。中部平原以西,延伸着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以东,在北美是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在南美为巴西高原及其边缘山脉。类似的地形结构在澳大利亚大陆也清晰可见。在亚欧大陆,平原的分布比较复杂,大平原主要展布于东西向高山带以北。从西向东有中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土兰平原等。南面,平原多为大河冲积形成,并分布于高原之间,主要有西南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亚的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以及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陆地上还广泛分布着大片隆起的高原,它们一般以前寒武纪古陆块为核心,地壳相对较稳定,高原面起伏不大。非洲大陆的高原,亚欧大陆的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南美大陆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澳大利亚大陆的西部高原等,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古老高原。南极大陆与非洲大陆地形相似,也以高原为主,但上覆巨厚的冰盖。陆地上的另一些高原镶嵌在前述年轻山脉之间,地壳活动比较强烈,海拔较高,地面起伏也很大。我国青藏高原就是一块被高山包围的高原,海拔平均在4000m以上。类似的还有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以及分布于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中的一些山间高原。
以海平面为基准,陆地平均高度是875m,而海洋的平均深度却有3800m。深厚的海水淹盖了海底的面貌,其实,海底的地势起伏并不亚于陆地。根据海底地形特点,可把海底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洋底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