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地域分异规律(7)

时间:2014-08-17  归属:世界自然地理

2.非纬向地带性分异规律

所谓非纬向地带性是指地理环境随地质构造、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以及大气环流的某些特性等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规律性。地质构造以及同它有密切联系的地形对自然过程有重大的影响。现代地表形态与地质发展史、地质构造,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使地表分异为具有不同构造、不同时代和不同地表形态的各种形态构造单位——山汇、山脉、高原、平原等,这些不同的形态构造特征,通过水热条件的变化,对自然过程起着积极的作用。

非纬向地带性的表现是与纬向地带性直接对立的现象。由于地表的组成和结构不是均质的,地壳变动、海陆分布、岩石圈和底土,构造运动、地表起伏、海陆轮廓、洋流、大气环流的某些特性等等,它们的特征和现象不是由纬度带决定的,这些生成物本身也是非地带性的,它们在地理环境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影响和破坏纬向地带性现象的作用,是导致形成非纬向地带性现象的因素。由于构造运动在各处都有所表现,因而在各个地方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非纬向地带性的现象。有的地带内部还可观察到它的各个不同经度地段之间的显著的地理差异。在山地地区,水平的纬向地带性遭到严重破坏,而被高度变化带来的垂直结构所代替。巨大的山地隆起,不仅在其形成地区引起非地带性现象,同时也可间接地影响到邻近地区,这从南、北美西部的山体影响邻近平原自然带的现象中可以看到。此外洋流和大气环流的某些特征也使地带性复杂化了,例如暖流的存在及北半球各大陆东南海岸气团的一定环流,就制约着各个潮湿亚热带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如中国东南部和美国东南部)。在各大陆内部,潮湿亚热带多为荒漠所代替,在西南沿海地区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冷洋流的影响下,故多为干燥亚热带(如地中海地区和加利福尼亚的部分地区)所代替,类似的现象在南半球亚热带地区也可见到。海岸轮廓及其性质,对洋流的方向有一定的影响,因而也间接地影响纬向地带性的表现。

非纬向地带性规律有时表现为经向地带性,这是指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按经线方向,由海洋向内陆变化的规律性。经向地带性按成因来说,决定于海陆分布、某一地区在大气环流系统中所占的位置、距海远近和周围的地形等的相互作用,由于气候的经向差异,引起地理环境其他组成要素以及整个自然综合体的经向差异。沿海分布的构造地形形态,往往加强了这种差异,而常常使它与地形结构相符合。

3.垂直地带性规律是一种独立的地理规律,它与纬向地带性规律和非纬向地带性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从两者派生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平坦地表从赤道到两极纬向自然带的水平分布,随着山地海拔高度的变化而转化为山地垂直自然带结构。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梯度,远比纬向地带性为急剧,山地高度相差数百米即可出现垂直分带,而平地纬向地带性的变化则往往以百公里计。

(二)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上述各种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既是截然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亦此亦彼”的。它们在整个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具有相互制约性。

纬向地带性规律和非纬向地带性规律是两种基本的、互不从属的区域分异规律,从全球讲,它们是第一级的区域分异规律,它直接反映纬向地带性因素(生物、气候因素)和非纬向地带性因素(地质、地貌因素)对地理环境结构的影响。纬向地带性规律和非纬向地带性规律所以是相互对立的,在于纬向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本质有差异,前者的发生、发展主要受太阳能沿纬向分布和水热条件支配,其分布呈纬向带状规律;后者的发生、发展主要受内力支配,其分布一般不成纬向带状。纬向地带性规律和非纬向地带性规律所以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在于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发展受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发展也受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属于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地形,也具有纬向地带性特征(气候地貌),属于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土壤,也具有非纬向地带性特征(隐域性土壤)。

可见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形成,是纬向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矛盾斗争的结果。在地理环境内部,这两组因素对立斗争,各企图使自然区域的特征具有自己的形式,所以,我们认为纬向地带性因素与非纬向地带性因素之间的矛盾,乃是自然区域的基本矛盾。因此,每个自然区域既包含纬向地带性特征,也包含非纬向地带性特征;既是地带的一部分,也是地区的一部分;非纬向地带性规律破坏纬向地带性规律,造成带或地带内部的差异性;纬向地带性规律也破坏非纬向地带性规律,造成地区内部的差异性;在自然界中,没有纯粹纬向地带性的自然区域,也没有纯粹非纬向地带性的自然区域。

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形成,是纬向地带性占主导,还是非纬向地带性占主导,这主要决定于该地理环境的具体条件和发展历史。对纬向地带性表现最为有利的条件,存在于绝对高度较小的大陆上的广阔平原地区以及大洋的表层。而地理环境的非纬向地带性,则决定于地表的起伏情况、洋流、大气环流的某些特征,以及部分地决定于海岸轮廓及陆地的巨大面积。在形成一个纬向自然带的诸因素中,气候、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的相互作用及其综合影响是很明显和重要的,从这一方面看,它们是形成纬向地带性结构的主要因素,其中气候总的变冷和变暖,会引起自然带的移动和变迁,因此,气候在形成纬向地带性中起主导作用。在形成非纬向地带性结构中,地质构造、海陆分布、地表形态、洋流等等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具有特定空间、规模、轮廓的地表结构(如山地高原地形)对破坏纬向地带性的表现、形成非纬向地带性结构,起着主导作用。各大洲地理环境结构的形成,主要是该洲地表结构与其他地理要素(主要是气候)间矛盾的对立统一。

垂直地带性规律也反映出纬向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相互作用,例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山体高耸,具有许多雪山冰峰和山地冰川,因而常把它与北极、南极相提并论,称为“第三极”。但由于珠峰位于28°N附近,所处的低纬位置,使它的地理特征与两极又迥然不同,复杂得多,如在珠峰地区南坡,从山脚到山顶垂直带结构十分明显,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上为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冰雪带。在高山山体上打有纬度带的烙印,也说明自然界实际上不存在互不干扰的纯纬向地带性或纯非纬向地带性的地带或地区。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结构
  • 上一篇:亚洲概述
  • 下一篇: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