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候形成因素
亚洲气候主要特征的形成,是由于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大陆形状、大气环流、洋流以及地形结构等多种气候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地理位置、面积和大陆形状的作用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的主体,它南北所跨的纬度和东西所跨的经度,在各大洲中均属最广,因此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各地有很大差异,这是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基本因素,例如亚洲大陆西南部太阳辐射总量可高达180—200kcal/cm2·a以上,是世界上最干热地区之一,而大陆北缘尚不及80kcal/cm2·a。
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廊,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的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促成了大陆性和干燥性气候范围的广大;另方面又由于冬夏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了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在亚洲,海陆分布是形成大气活动中心及其季节变化的决定因素之一,因而海陆热力差异是导致近地面季风形成的首要原因,它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东亚温带地区。至于南亚的夏季风,一方面是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西南气流,另方面又处于行星风系形成的赤道西风北移经过的地方,是二者的叠加。
亚洲西接欧陆,远离大西洋,西南接北非,以致温带海洋性气候缺乏,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范围广大。受大陆轮廓的影响,赤道带局限于巽他群岛和马来半岛南部。热带以阿拉伯、印度和中南三大半岛为主。大陆主体则以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气候最占优势,分布最广。
(二)大气环流的作用
亚洲的天气和气候,直接受大气环流的作用,主要反映在气压场的分布和变化,及其引起的风向和气团与锋带的活动上。对亚洲气候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有四个大气活动中心。它们是:冬季在大陆上形成的干冷的西伯利亚高压(或称蒙古高压)和在北太平洋形成的冷湿的阿留申低压;夏季在大陆上形成的印度热低压(或称塔尔热低压或伊朗热低压)和在太平洋上形成的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或称夏威夷高压)。
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都非常发育,尤其前者十分强大,几乎控制全部亚洲大陆。冬季亚洲陆地低温范围很广,西伯利亚及蒙古高原一带,地面温度常在-15——40℃,所以该区形成一个高压中心,通称西伯利亚高压。 1月高压中心气压高达1036mb,等压线的形式略呈三角形,分别指向西、东北和东南方,东北延伸可达新西伯利亚群岛以东,向西可达欧洲的第涅伯河下游,形成著名的冬季亚欧大陆高压轴。在西伯利亚高压区对流层高空相应地存在一个干冷低槽区。西伯利亚高压是大陆反气旋中心和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源地,也是冬季大陆季风源地。冬季季风的强弱,主要决定于该高压势力的强弱,如果大陆高压强,与太平洋之间的气压梯度必大,则冬季风也必强。同时由于冬季副热带高压系与大陆高压连成一片,二者复合,势力强大,成为亚洲大陆冬半年气候的主宰。高压区干冷气流向四外吹散,受风的偏向法则作用,在太平洋岸盛行西北风,印度洋岸——东北风,北冰洋岸——西南风,中亚一带多吹东风。晴朗严寒、干燥少雪、寒潮迭发、冷锋后的大风、霜冻等是冬季高压天气特征。吹到日本的西北风(即冷海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因途经日本海面时,气流下层暖湿增加,呈对流性不稳定,登陆后又受地形抬举,故形成大风雪。及至山脉东侧,气流又趋稳定。冬季,变性极地大陆气团能够侵入亚洲大部地区,如经过台湾、琉球群岛以东暖海面而入长江以南地区时,因已成为暖海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故能形成冬春阴暖或降雨天气。由于地形影响,云贵高原冬季在热带大陆气团影响下,天气比较晴暖而干燥;青藏高原,阻挡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吹向北太平洋;南支自高原南侧通过,转变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造成我国四川、贵州地区冬季连阴天气。大陆东部因地势比较低缓,且西有高山屏障,因而冬季风可达南海诸岛。至于南亚次大陆,寒冷的北方气团很难进入,这里冬季流行的东北季风源于热带大陆气团。
阿留申低压亦为影响冬季亚洲气候的活动中心,它位于亚洲东北的北太平洋上,以阿留申群岛为中心,是一个半永久性低压,夏弱冬强,冬季其中心气压可低到1000mb左右,范围扩及北太平洋的东、西岸,是冬季西来气旋的总汇。在阿留申低压区对流层高空,相应地存在一个暖湿高压。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库页岛)、 西伯利亚东岸和日本群岛,冬季常受阿留申低压影响,比较温和,迎风山坡,也可降些雨雪。西伯利亚高压强大之际也是阿留申低压低深之时,夏季由于夏威夷高压扩大范围,故此低压乃势弱不显。
夏季,亚洲大陆强烈增温,除西伯利亚和高山地区外,7月均温几乎全在20℃以上,这时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方向和冬季相反,气压分布形势也与冬季相反,亚洲大陆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低压区,在最干热的印度西部、伊朗南部和阿拉伯,形成一个低压中心。7月气压低至997mb,形成印度热低压,在此低压区对流层高空相应地存在一个亚非季风高压。因为夏季印度低压与赤道低压连为一体,副热带高压乃被大陆低压隔断,分列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侧。印度低压夏季并向东北扩张,布满亚洲内陆,它与夏威夷高压共同构成控制夏季气候的主要系统。
夏威夷高压位于北太平洋东部夏威夷群岛附近,是一经常性高压中心,不过夏季势力最强,与大陆低压之间,形成一个由东南倾向西北的斜坡,亚洲东部的东南季风,主要就是从夏威夷高压西翼发出的、源于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此热带太平洋气团夏季对亚洲大陆影响最大,当暮春华中高压减退之后,它始越过黑潮暖流进入大陆,最初见于华南,盛夏进至华北和日本南部,秋季大陆气团迫其南退。热带太平洋气团登陆后,因为夏季大陆热于海洋,且长江以南水田密布,故低层温湿逐渐增加,不稳定性加深,极易成云致雨。至于大陆40°N以北的夏季风,则与极地太平洋气团有一定联系。当夏季大陆形成低压区时,鄂霍次克海及其以北洋面,因海冰融化、亲潮寒流增盛,常为高压控制,因此夏季极地太平洋气团乃能登陆而流行于西伯利亚东部、我国东北和日本北部一带,其来向以东及东南为最多,给沿海向风地区带来充沛降水。极地太平洋气团的内侵,始于6月,终于9月,为期甚短。据日本馆野记录,此一气团高度多不及2km, 其上且常有热带太平洋气团上驶,造成半静止锋,伴有昏暗细雨天气,日本初夏的长期梅雨即由此形成。
由于夏季海陆气压梯度的分布正与冬季相反,故夏季气流乃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夏季风,按照风的偏向法则,在南亚盛行西南风,东亚盛行东南风或南风,亚洲北部则为来自北冰洋的东北风和北风。印度洋方面由于南亚次大陆内陆对流层下层的热低压区与印度洋南回归高压带之间,海陆气压梯度很大,因而印度洋东南信风受大陆热低压吸引,使东南信风加强,并越过赤道北上,转向为强大的西南季风。可见南亚和东南亚的西南季风与赤道海洋气团有密切联系。印度西南季风的季节是6—9月,6月初,随着赤道海洋气团的北上,携带丰富降水的热带锋也急速北上,而开始了雨季。6月末此热带锋可以达到克什米尔山地。从阿拉伯海来的湿润气流,首先使印度西高止山脉得到大量降雨,然后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谷地,与经过孟加拉湾而北上的赤道海洋气流相遇,加上迎风山坡极易致雨的条件,遂形成乞拉朋齐地区世界最高的年降水量。在夏秋之交,赤道海洋气团能自南海扩展到华南,但前锋很少超过长江,西南季风一般以南岭为界。
春季是冬季环流型转向夏季环流型的过渡季节,秋季是夏季环流型转向冬季环流型的过渡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大气活动中心的消长和转换时期,也是冬夏季风相互消长季节。
上述四个大气活动中心的盛衰消长及其位置的季节变化,是形成亚洲气候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例如亚洲的季风气候就主要分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三种类型,北冰洋岸,冬夏风向虽也相反,有季风现象,但因这里冬夏气候差异不如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显著,故不列为季风气候类型
在上述大气环流系统的控制下,随着大气活动中心及气压带和风向的季节变化,有关气团和锋带也随之发生变化。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气团有:冰洋气团、极地西伯利亚气团、极地太平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热带太平洋气团和赤道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