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南亚
概 述
区域范围和地理位置 东南亚,指亚洲的东南部地区,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南洋。全区由中南半岛及其南端的马来半岛以及马来群岛(又称南洋群岛)组成,共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等11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407万平方公里,占亚洲1/10;如计入印度尼西亚属于大洋洲的一部分领土,即伊里安岛的西半部.总面积则达448万平方公里。
东南亚位于亚洲大陆和大洋洲之间,又沟通着太平洋和印度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近代以来更发展成为世界海空运输的一个枢纽之地。其南侧的马六甲海峡,长1185公里,最窄处宽37公里,主航道水深25~151米,可供26万吨级船舶满载通过,是联结两大洋的主要通道,为东西方交通的要冲。目前每年航经马六甲海峡的各类船舶多达10万艘。其中18万
吨级以上的巨轮近2 000艘,使之成为同英吉利海峡并列的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
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扼守着马六甲海峡的出口处,又地处东南亚的区域中心,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向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长期以来,该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港口业务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成为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地理特征的生动例证。
自60年代末叶以来,由于世界海洋运输船舶迅速走向大型化,涌现出一批28万吨以上的巨型船舶,它们在满载时已无法通过马六甲海峡。在这种情况下,位于印度尼西亚中部的龙目海峡,作为一条替代马六甲海峡的新兴国际深水航线便应运而兴。该峡夹于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长 60公里,最窄处宽 11公里,主航道水深均在 160米以上,足供任何船舶安全航行。虽然由于其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致使由波斯湾至日本的航程延长了3天,但仍然成为联系两大洋交通的又一个重要孔道。
地处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联结处的克拉地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峡之一,其宽度为40~48公里,分水岭海拔仅75米。近年泰国已计划在地峡南侧东、西两岸的卡农和甲米分别建设深水新港,二地之间由长 180公里的双线高速公路、铁路和年运量达5 000万吨的输油管相连。此举将绕过马六甲海峡,使由东亚至西亚和欧洲的航程缩短800~2 800公里,仅其中的输油管即可分流目前马六甲海峡石油运量的1/5,因而具有重大的经济地理意义。
历史发展特点 东南亚是个开发得比较晚的地区。大约在纪元开始以后,随着外来移民的增多,印度、中国以及更晚一些时候的伊斯兰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逐渐增大,使其历史发展进程显著加速,在有的地区,如现在的柬埔寨和越南,以及缅甸中部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相继出现了一批颇为繁盛的封建制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16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开始侵入东南亚。1565年,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此后至19世纪,缅甸以及现在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沦为英属殖民地,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印度尼西亚和东帝汶分别被荷兰和葡萄牙霸占;在这个过程中,泰国虽未丧失名义上的独立,但实际上乃是一个夹于英、法两大殖民势力范围之间的半殖民地,它所起的只是一种“缓冲国”的作用。
在西方殖民者的统治和掠夺下,东南亚的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原先封建制或部落制的自然经济基础,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农村中的商品经济开始成长;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保存,并同外国资本及本国买办高利贷资本结合在一起,使广大农民受到多方面的盘剥。
(二)以宗主国为主的外国资本采取种种巧取豪夺的手段,逐步控制了东南亚各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如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对外贸易以及采矿业、大种植园和出口作物加工工业等,从中攫取了巨额的财富。
(三)殖民主义者为了从东南亚的热带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中掠夺更多的财富,并适应自己的经济要求,强制推行农业的单一种植制度,在缅甸、泰国、越南和柬埔寨形成了单一稻米经济,马来亚(现马来西亚的西半部)形成了单一橡胶经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亦仅依赖少数几种热带作物,致使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表现出典型的殖民地式的单一结构。通过这一过程,东南亚被纳入了资本主义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体系,成为大宗初级产品的提供者,对世界市场形成了严重的依附性。
(四)东南亚的地下资源也受到掠夺,成为世界上锡的首屈一指的生产者以及整个太平洋盆地中最大的石油产地。以农村产品加工为基本内容的制造业亦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的看来工业是十分薄弱的,而基础工业差不多均为空白。
在殖民地时期,东南亚作为大宗初级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在世界经济地理中的地位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至本世纪30年代中期,其稻米出口量已占到全世界的80%以上,天然橡胶的产量占87%,马尼拉麻(蕉麻)、木棉、胡椒、金鸡纳占95~99%,椰子产品和锡亦占到大部分;此外,木材、烟草、糖等亦占有重要地位。
伴随着这一发展过程,东南亚的生产地域分布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19世纪以前,东南亚经济、文化相对发达仅限于缅甸中部、越南北部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等少数地区,而其他地区开发程度都比较低。此后,这一状况即迅速发生了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首先是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越南和柬埔寨共有的湄公河三角洲以及泰国的湄南河三角洲的大规模垦殖,三大三角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稻米出口地。其次是马来半岛南侧山麓浅丘地带的开发,到本世纪20年代,这里已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天然橡胶和锡矿产地,而以“胶锡地带”驰名。第三是新加坡从一个小小荒岛迅速崛起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航运枢纽和转口贸易基地。除此以外,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菲律宾的吕宋岛以及加里曼丹岛的局部地区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蹂躏了大半个东南亚。战争的影响,使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到战后初期,东南亚的稻米、天然橡胶、锡等主要产品的出口量均比战前锐减了80~95%,当地人民因此蒙受了空前的浩劫。
战后,东南亚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发展,殖民主义势力遭到沉重打击。在国际范围内,以中国革命的胜利为重要标志,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化。在此形势下,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在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均相继赢得了独立。近40年来,区内许多国家努力维护民族独立,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进一步提高了东南亚在世界经济地理中的地位。1967年,马亚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成立了著名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为东南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84年文莱独立后成为东盟的第六个成员国。
人口状况 在古代,东南亚人口比较稀少,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人口增长显著加速。1850~1991年间,世界和亚洲的总人口大约只增长了3倍,东南亚却增长近9倍,总数达到4.5亿;在亚洲总人口中的比重因此大幅度上升:1500年占7%,目前已增至14%以上。
东南亚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首先是外来移民的大量迁入,这在19世纪后半期至本世纪初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一时期内东南亚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而当地劳动力的数量及其劳动素质均不能满足需求,外国移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大量迁入的。其来源首先是中国,其次是南亚各国。近百年来,东南亚一直是世界上华侨和华人最集中的地区,目前共有2000多万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5%。其分布遍及东南亚各地,相对比重以新加坡最高,占该国总人口的76%;在马亚西亚和文莱,亦分别占到1/3和1/5。这些华侨和华人在同旅居国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为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开发作出了贡献。
造成东南亚人口迅速增多的另一个因素是其自然增长率持续偏高,目前比世界平均数仍要超出2个千分点。
近几十年来东南亚经济发展虽比较迅速,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所造成的压力仍十分沉重,粮食不足,失业严重,大城市畸形膨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等问题,在相当程度上皆与人口压力有关。在某些经济发展缓慢的国家,情况更为严重,如菲律宾在80年代农业生产年均增长1.2%,人口却达到2.5%,导致人均消费水平的大幅度下降。
东南亚人口的地理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反映出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全区范围内人口最稠密的当首推印度尼西亚长期以来的经济、文化中心爪哇岛,其次是中南半岛上以盛产稻米驰名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和伊洛瓦底江四大三角洲,它们各占东南亚总面积3%,却分别集中了总人口的23%和14%;此外,马来半岛上著名的“胶锡地带”、缅甸中部平原及越南沿海平原人口也比较稠密。相反,邻近赤道的一些岛屿,以及中南半岛内地的山区,人口密度很低,与前述稠密地区要相差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典型的如印度尼西亚所属的伊里安岛,1987年人口密度与爪哇岛相差即达220倍。越南1989年全国各省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位于红河口的太平省,每平方公里平均达1064.6人;最低的是西北边境的莱州省,每平方公里仅25.5人,二者相差达41倍。
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尤其是少数大城市畸形膨胀,是近几十年来东南亚人口发展的又一显著特点。1950年,东南亚只有3个百万人口大城市,合计占全区总人口2%;而1990年百万人口大城市已增至13个,合计占总人口10%以上。1950~1990年间泰国首都曼谷的人口猛增了4.3倍,达到716万,而该国居第2至第5位的4个城市的人口合计尚不及曼谷的1/10;缅甸首都仰光的人口比居全国第2至第8位的7个城市的总和还多0.8倍;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国家中亦程度不等地存在着。它不仅加剧了人口和生产力分布的不平衡,使城乡差别扩大化,也造成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城市问题,显著增大了对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压力。
目前,东南亚多数国家在节制生育、改善人口分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取得的成绩尤为显著。虽然由于人口年龄构成及种种社会习俗包括宗教的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区人口增长速度仍将偏高,估计2000年总数可达5.5亿,2025年达7亿。
经济特点和主要生产部门
经济发展概述 东南亚各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在独立以前,殖民主义者为了攫取东南亚的财富,使之适应宗主国的经济需求,强制推行极不合理的国际劳动分工,使各国不仅长期停滞于农业国的落后状态,而且经济结构均表现出畸形的单一性。直至50年代中期,稻米在缅甸的商品出口总额中仍独占75%,在泰国占65%;橡胶在马来亚出口总额中占60%,在印度尼西亚占40%;菲律宾出口贸易则以椰子产品和蔗糖占绝对优势;……这种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的单一性,成了殖民地时期东南亚各国的基本经济特征。在此状态下,各国经济命脉均系于一种或少数几种农林产品,其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面向出口的,因此整个经济对世界市场具有极大的依赖性,一旦市场需求、供应体制和销售价格发生大的变动,将立即对全国产生严重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东南亚虽发展成为世界上稻米和几种热带农林产品的主要出口地,但工业化水平低下,整个经济结构是十分脆弱的。
自各国相继独立,尤其自60年代以来,人口占东南亚3/4的东盟国家,为了迅速改变原有经济基础的落后性和脆弱性,采取了一些比较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从不同国家来看,虽各有其特色,但基本点是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