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地位 在东南亚的整个经济中,石油工业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提供了全区绝大部分商品性能源,并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1989年东南亚共生产商品性能源2.48亿吨标准煤,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59.5%和32.9%,而其他能源合计仅占7.6%。同年东南亚消费能源1.54亿吨标准煤,油、气分别占68.7%和18.6%,其他能源占12.7%,石油所占比重之大竟显著超过了西亚,在世界各大地理区中高居首位。
东南亚是世界上较重要的能源出口区,1989年净出口量达到6150万吨标准煤,约相当于西亚的1/9。尤其是紧邻世界最大能源进口区之一的东北亚,更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在所出口的能源中,油、气大约各占一半。
石油工业是东南亚出口收入的最大来源,1988年区内三个能源出口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合计出口石油10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55亿美元,再加上新加坡加工出口性质的55亿美元石油产品,合计出口额达210亿美元,对比之下,同年东南亚各国林产品总出口额为67亿美元,橡胶为35亿美元,稻米为14亿美元,椰子产品为8亿美元,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均差之甚远。这一年石油和天然气合计占文莱商品出口总额85%,在印度尼西亚占45%,在东南亚总数中亦占将近20%(1984年达40%)。
资源条件 东南亚的石油、天然气集中储集于第三纪沉积层中,形成了一大批规模不等的石油沉积盆地,其分布很广,大致形成内、外两条弧形带(受第三纪大规模构造运动的制约)。外弧从缅甸的伊洛瓦底江谷地穿过苏门答腊、爪哇和加里曼丹东部,直至菲律宾中部;内弧从泰国北部经暹罗湾,绕着加里曼丹西部和北部,伸抵菲律宾的西部海域。这些石油沉积盆地,有的面积很大,如苏门答腊和爪哇的沉积盆地,就广达38万平方公里;沉积层厚度也较大,一般可达2400~10000米,有机淤泥含量丰富。受第三纪造山运动的影响,形成很多储油构造,如加里曼丹东部和苏门答腊东南部的背斜或穹隆构造,缅甸中部的带有局部背斜和穹隆的向斜构造,以及若干断层构造圈闭、皱褶和断层复合构造圈闭,等等。只是由于区内新构造运动过于强烈,致使不少储油构造受其扰动甚至破坏,结果造成区内中小油田多、大油田少,但单位面积储油量大,开采年限长的特点。东南亚现有油气田400多个,比西亚多2倍以上,但每个油田的平均储量仅为西亚的1/100。西亚储量超过6800万吨(5亿桶)的大型油田集中了全区石油储量的95%,东南亚则仅为40%。但东南亚油田的“寿命”一般都很长,如1893年开始采油的桑加桑加油田(印度尼西亚,东爪哇)、1902年开始采油的仁安羌油田(缅甸),至今还在生产。由于不少油田开采年久,使喷油能力减弱,故目前全东南亚总共7000多口生产井中,自喷井只占1/6,比重远低于西亚。1990年每口井平均产油1.3万吨,在世界各主要产油区中亦处于中下游。
东南亚有相当一部分油气田分布在沿海大陆架上(全区大陆架总面积430万平方公里,同陆地面积相仿),因而具有海洋石油比重大的特点,近年在总产量中均过半数(其中乌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为100%,文莱为80%,印度尼西亚30%),而世界平均仅略高于1/5。
上述中小油田多、大油田少及海洋石油比重大这两个特点,归结起来都增大了生产成本。这对发展是个不利因素。但紧邻巨大的远东石油市场,所产原油质量较好,含硫率比波斯湾地区低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又抵消了前述不利因素。1991年初,东南亚石油的保有储量为22亿吨,按1990年产量计,尚可维持21年,这一年限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数。同年全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为50036亿立方米,可采年限达82年,尚有不小的发展潜力。
生产和布局的特点 从1889年缅甸开始生产石油时算起,东南亚的石油工业的诞生迄今已有100多年,其历史超过了西亚,更超过了非洲。1990年东南亚生产原油10790万吨,天然气775亿立方米,在世界总产量中均占3.8%。东南亚石油工业的生产和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1)原油生产高度集中。东南亚油气田分布很广,至1986年越南的白虎海上油田投产,全区已有7个国家生产石油,但其总储量和总产量的95%都集中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在产量独占全区2/3的印度尼西亚,过去生产长期高度集中于苏门答腊,这里集中了米纳斯、杜里等几个东南亚最大的油田。近十余年因油田渐趋衰老,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迄今仍达1/2以上。加里曼丹东部和爪哇北部是近十余年印度尼西亚海洋石油开发的重点,产量上升很快,占全国的比重升至1/4和1/5。马来西亚和文莱则集中于加里曼丹的北部和西北部海域。
(2)炼油工业主要配置在消费区和出口港。在东南亚原油产量增长的同时,炼油工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1991年全区原油加工能力已达12200万吨,比1965年增长2.8倍,其中新加坡更猛增了22倍,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炼油工业基地之一。但从东南亚炼油工业的地理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消费区和出口港,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柬埔寨的炼油工业全属于这一类型,它们均依赖进口原油。相反,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三国原油产量占东南亚95%,炼油能力仅占44%,而且它们的炼油厂也有很大一部分建于消费区。由于上述特点,几个大产油国均以出口原油占绝对优势,炼油产品出口较少。
(3)天然气生产发展很快,液化气出口居世界首位。东南亚的天然气探明储量折合标准燃料比石油多1.1倍,但过去开发甚少,油田伴生气遭到严重浪费。自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工业的大发展,以及日本对液化天然气这一“干净”燃料表现出浓厚兴趣,东南亚天然气的产量和消费量都有迅速增长,1966~1989年间,实际消费量从大约34亿立方米增至220亿立方米,增幅达5.5倍,而液化天然气的出口量则由零起步,达到393亿立方米,跃居世界首位。期内先后在文莱的卢穆特,印度尼西亚的巴达克(加里曼丹)和阿伦(苏门答腊),以及马来西亚的民都鲁(沙捞越)建成4座大型液化气厂,三国相继对日本出口,天然气一跃而成为东南亚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出口商品。但在此领域内还有着不小的发展余地,印度尼西亚即准备在纳土纳岛及其他地方增建新的液化厂,产量可望有大幅度的提高。
表5-11 1990年东南亚石油、天然气基本统计
统计单位 石油:百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缺资料。
新加坡的炼油工业 新加坡本身不开采石油,但它处于东南亚区域中心的地理位置以及巨大的国际海、空运输枢纽的地位,却为建立和发展炼油工业提供了优越条件。从1961年起,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美国莫比尔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美国埃索石油公司相继在新加坡各建成一座炼油厂,后来新加坡本国银行与外国公司合资又建成了一座。上述五厂建成后有的又进行了扩建,这样到1990年,新加坡总的原油加工能力已达到4290万吨,成为与荷兰鹿特丹、美国休斯敦并列的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
炼油工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新加坡的炼油工业全部资本的90%以上都来自外国,是全国吸收外资最多的一个工业部门。炼油工业又具有产值高、劳动生产率高的特点。新加坡炼油工业职工人数在全国制造业中只占2%左右,总产值在开工正常的情况下可占全国1/3以上,扣除成本后的净产值亦占到15%左右(近年因开工不足,该比重已低于10%)。
新加坡炼油工业主要的服务方向有以下4个:
(1)满足本国能源需求。1989年全国消费石油1082万吨,在能源总消费量中占99.9%。
(2)为过往飞机、轮船加油,1989年其数量分别折合93万吨和880万吨标准煤,合计数居世界最前列。
(3)加工出口,即由西亚等地进口原油,加工后再向日本、香港、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
(4)接受委托加工,收取加工费。原油由委托者(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中国等国及一些石油公司)提供,产品则运返回国或自行销售。在炼油能力明显过剩的情况下,这种委托加工使新加坡受益自不待言,而由于加工费相对低廉,与在各国自行提炼相比,委托者也能降低成本。直至80年代初,这种委托加工在新加坡炼油产品总产量中还占1/3以上,但近年来随着某些委托国本国炼油工业的发展,数量已明显减少。
1989年,新加坡进口原油3678万吨(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占38%,阿联酋占16%),实际消费原油3609万吨,生产出汽油、柴油等炼油能源产品3422万吨,其中七成出口,余数为国内消费、加油及储备。通过进口原油,加工后再出口炼油产品,新加坡从中获得了很可观的附加值,如1990年石油进口总额为171.3亿新元,出口值却为199.5亿新元。
目前,新加坡炼油工业面临的问题是国际竞争加剧,设备开工率一般为70~80%,炼油工业在本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因此急剧下降(炼油产品1980占出口总额36%,1990年占19%)。面对此种形势,新加坡炼油工业正努力朝着技术密集的深加工、高产值方向发展;此外,从单一的炼油向石油化工联合企业转变的过程也有所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