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壳均衡原理
地球表面基本形态的骨架构成,是由地球内部构造力起决定作用的,在此基础上又由外部作用力进行各式各样的改造,形成了地理环境中的现实地貌形态格局。对于此类地球构造学说,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先后提出过隆起说、脉动说、地球膨胀说、深部分异说、地幔对流说等。在魏格纳的大陆飘移说提出之前,关于山脉形成的主要假说为地球收缩说,它假定地球原是一个炽热的火球,以后逐渐冷却,引起地球表面发生收缩,因而形成褶皱的山脉。
这个学说很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以此解释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强烈褶皱时,立即暴露了该学说的致命之处。在这个地区,地层的水平长度与皱缩前的长度相比,只是原先的1/4~1/8。按照计算,现在平均宽度为150公里的阿尔卑斯山,必须应由原来长度达600~1200公里的地面才能皱缩而成。这样,仅仅这一处的地表面收缩,即意味着地球的周边要缩短3%。此外,物理学上关于物质膨胀系数的测定也表明,地球表面要达到上述程度的收缩,其温度必须要比原来的温度降低2400℃以上,这当然与实际相去甚远。现在普遍所持的观点以及众多的实验证据都认为,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蜕变,可以产生大量的热,由此,地球似乎并不是如收缩说所认为的那样,它是由炽热逐渐变为冷却的。
后来,根据重力测定的许多数据以及其它的有关测量,一些学者创立了“地壳均衡”理论。该理论通过所积累的各种地球物理证据以及可感地震的资料,使它得到了承认并不断趋于完善。地壳均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地壳是铺在地幔上的一个薄层,二者之间的分界,称为“莫霍不连续界面”。这是1909年南斯拉夫地球科学家莫霍洛维奇在研究巴尔干地震时发现的。因为P波速度在地表以下几十公里的这个界面处突然增加,莫霍洛维奇意识到速度的明显变化,可能标志着在此处的物质会有相应的变化,以后科学界为纪念他就将此界限命名为“莫霍界面”。界面之上称之为地壳,之下称之为地幔。
本节一开始就已提及,地表的基本形态虽然以地球构造力为主,但并不排斥外部作用力的改造作用。因此地壳变薄就成为一种并行发生的现象。关于地壳变薄的机制,虽然有壳上变薄,壳内变薄和壳下变薄,但我们最关注的还是壳上变薄机制,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地貌形态的研究,也是同本节所述的均衡原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金性春在1984年的著述有助于我们对这一机制的进一步了解。
所谓“壳上变薄机制”是指地壳表面所受到的侵蚀作用。任何暴露于固—液—气界面上的地球物质,无一例外地都要遭到不同程度的剥蚀。随着地壳物质的受蚀移走,地壳均衡受到破坏而继续抬升;新的抬升则又带来了新的剥蚀作用。假设一块地体突出在海平面之上1.5公里处,随之发生了剥蚀→抬升→再剥蚀→再抬升的过程。又假设裂谷长期发育,剥蚀作用足以将地体夷平至侵蚀基准面附近。于是在侵蚀阶段末期,地壳被剥蚀并削薄了x 1.5公里。为了使得抬升阶段与侵蚀阶段末期达到均衡,必须满足:
(1.5 x)×2.8=x×3.15 (6.30)
这可以参看图6-9。
图中M为莫霍界面;d为岩石密度(克/厘米3);A表示所假设的初始阶段;B表示所发展的隆起阶段;C为侵蚀末期阶段;D为沉陷阶段末期。上面式子中所谓的2.8,为地壳的平均密度值;而3.15为下伏地幔的平均密度值。解出上式即可得到x=12公里。它意味着,在理论上1.5公里的初始抬升可以引起地壳削薄13.5公里。事实上,地表面一直被剥蚀到平均海平面的状况极少发现,因此所计算出来的13.5公里,只不过是壳上变薄的极大值,而这个极限数值的得出正是借助了均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