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9在一维空间中每前进一步所摄取的新点
图14-9中,当搜寻者到达点A时,假如其前视能力v=2,意味着他能向前看到B点和C点;当他向前移动一步到达B点的第二次移动中,他仍然向前看到两个点即C点和D点。但是,C点在第一次移动时,已经看到过了,在第二次再看到它已经不能算是新点了,只有更前方的D点对他才有意义,因此仍然是最前端的那个点才是新点。当然在v>2的情况下,只要d=1,这个搜寻者所能摄取的新点,每一次移动后也只能是1个。这个特定的新点所包含堆放食物的概率是0.3,至于它不包括食物堆的概率仍然是1-0.3=0.7。
现在重新回到原先所拟定的二维空间的例子上。无新点可以堆放食品的概率P0将为:
P0=[(1-0.2031)2.5]1=(0.7969)2.5 (14.23)
于是,在每一次新的移动后,仍然可能发现食物堆积的概率大约只有57%。需要记住,这是在一次单独移动之后的概率,如果搜寻者在作了H-v次移动后,仍然不能看到并抵达食物堆放点的概率,即搜寻者不能存活的机会(W)将是:
W=(P0)(H-v)
=(0.5671)(3-1)
=0.3216 (14.24)
如此看来,这个搜寻者大概只有2/3的存活机会,这种概率对于个体的生存来说,的确不能算是十分鼓舞的。
我们在此基础上,还可用不同的方式,即通过代入[(1-P)d]v去表达搜寻者不能存活的概率。
因为 W=(P0)(H-v)
它相当于 W=[(1-P)dv](H-v)
合并幂次 W=[(1-P)](H-t)dv
在本例中即W=(1-0.2031)(3-1)2.51
=0.3216
这个最终表达式,关系到所设计的那个搜寻者在考虑了全部的影响因素之后,他不能存活的总概率值。因为在本例中,无论对于两个属于环境的要素,还是对于两个属于搜寻者个人品质的要素,其赋值情况均使他处于某种危险之中,因为环境条件不太有利,而自身的能力又比较有限,因此存活的希望是很不理想的。
对于一些地理学家来说,似乎仍然不大习惯以慨率的方式思考所研究的问题,这样势必使得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须知,只凭我们的直觉和观察,常常会对面前问题的解决感到失望。如上述的例子,如果我们有意调整或变换一下所有4个基本变量中的任何一个,而使其它3个保持常数,那么对那个搜寻者的命运来说,将会发生巨大的影响。即通过其中一个基本变量的改变,将会使最终结果有迅速的、想象不到的神奇变化。
首先,我们把那个搜寻者的贮存能力(也可理解为忍耐力)加倍,即由原先所设定的H等于3变为6。它意味着,直到他被饿死时为止,可以连续地移动6个方格的距离。此时,在保持其它基本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该搜寻者不能存活的概率为:
也就是,他可以生存下去的机会,由原先的大约66%增至现在的94%,这种改变的确是相当巨大的。这样,只是通过对于搜寻者个人的贮存能力(忍耐力)加倍,即让该搜寻者在饿死之前可能移动6-1个步长,于是其无法存活的机会就有很大幅度的下降。的确如此,带有H=6的这种能力,即保持有连续5次搜寻步长而不被饿死的搜寻者,比只有其一半贮存能力的另一个搜寻者,有高达5倍以上的存活概率。如果我们用图示法表达这种只是由于贮存能力的变化,所引起的不能存活概率的下降时,结论就会变得更为清楚了。
由图14-10可以看出,这种不能存活的概率具有何等迅速的下降!对于贮存能力只有唯一一步步长的搜寻者来说,可以断定那个搜寻者将100%地不能存活;但若增加这种贮存能力到8,那么这样的搜寻者只是在相当小的机会下才会被饿死,即使他所处的地理环境仍然那样严酷,以及他的前视能力即感知食物堆的能力仍然较小,也无法限制他顽强生存下去,由此可见这个变量的作用价值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