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环境的地理学性质
8.2.1 地域分异性
我们认为,地理环境具有两个基本性质或者说两种基本特征,其一是地域分异性,其二是地理系统性或称环境系统性.
环境总是赋存于一定地域空间的,由于环境内部过程的作用,必然是地域发生性质变异.这种性质变异和特化可以说是双向的,一方面地域原始结构的不一致,如地球是球形,这样地理过程在这种地域介质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过程差异或变化;另一方面不同的地理过程作用于地域,又强化了地域的分异.球形的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差异性的接受,产生了对应于太阳幅射的天文分带,而这种分带的存在使气候、水文等过程变异进而使地貌、生态、人类活动发生分化,从而最终形成纬度地带性.
地域分异的高级形式是地带性,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高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后者专指不是平行或近平行带状的其它条带状分异现象,这种分异最终形成地理事物的带状分布.
关于地带性的理论解释,有两类方式,其一是统计的,其二是机理的.由于地带现象起因复杂而又涉及众多的小干扰,统计分析可能是适合的,然而又由于几种地带性的同时存在,使统计模式产生明显误差.牛文元建议了一个地带分布的统计关系,它是关于高度地带性的统计关系.由统计分析,他认为高度地带与纬度有下列关系:
Hn=exp(anφ)+bn
(8.2.1)
式中,Hn为地带n的海拔,φ为纬度,an,bn,为与n有关的参数.蒋信忠认为基带存在偏移,他提出的关系为下列形式
Hn=Aexp[-an(φ-d)2]-bn
(8.2.2)
程国栋发现,北半球多年冰土下界具有牛-蒋模型形式
H=3650exp[-0.003(φ-25.37)2]+1428
(8.2.3)
关于高度地带性的这种对纬度的指数衰减形式,尚无机理解析说明.
地带分异的机理模型是基于过程分析的,我们仍以高度地带性来说明.山地环境的气温、降水、随高度而变化,相对于饱和气团运动来,气温高度的递减率约为6℃km-1.对于不饱和气团来说,已经证明递减率不会大于9.8℃km-1.实际观察到的山地气温递减率普遍低于6℃km-1的理论值,这可能解释为山地坡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所致.更为复杂的是在山地中,由于夜间冷空气下沉,谷底形成逆温层,在坡地上而不是在谷底形成最热带.此外,有的观察发现,气温递减率有季节性变化,在夏季较大.在阿尔匹斯山的观察发现,在最热带以上,冬季:夜间2点为4.9℃km-1,中午为6.6℃km-1;夏季:在夜间2点为6.0℃km-1,中午为8.9℃km-1.英格兰的资料发现最大衰减率冬季为 6—7℃km-1,夏季为9—10℃km-1,而且地温的温度递减率大于这个值可达10—11℃km-1,地气系统未能达到一致,这一些观察数据说明,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气温分异是较简单的,它与理论符合得较好,降水的理论模型则与实际情况有较明显的偏差.Elliectt(1977)提出降水的高度分异关系
式中,P0为降水的地形分布量,V为垂直于地面的平均风速,s为坡度,△c为云层厚度,q为大气的绝对湿度.这一关系在描述实际问题是不充分的,因此使得对山地降水带的估计产生较大偏离.实际观察出现降水与高度的关系与纬度有关.图8.2.1是山地降水的纬度分异.这一结果表明,各种地带性规律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带现象更为复杂.
关于山地气温变化的理论分析梗概如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吸收的热量,增加气体的内能从而改变气温.对绝热过程来说,热量吸收为0,气团扩张造成气温变化,起因于气压的变化,这时有
cpdT-VdP=0
(8.2.5)
这里cp为定压比热,T为气温,V为气体体积,P为气压.由于大气静力平衡,有
dP/dZ=-gP
(8.2.6)
这里g为重力加速度,P为空气密度,Z为垂向坐标,对于单位质量来说,Vp=1,所以有关系
成立.对于干空气来说,cp约为1.0×103Jkg-1K-1,所以气温递减率最大不应超过9.8K·km-1,即9.8℃·km-1,这个分析已经成为典型的物理问题了.
地带性的变化,还不仅仅表现在气候特征方面,生物学的观察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是熟知的.其实人口的密度的垂向分布,文化现象的地带性分布也是常见的事实,这些事实已经不能用类似于(8.2.5)—(8.2.7)的模式简单地说明了,因此统计模型在描述地带性方面是有价值的.
地域分异性不仅有地带尺度的分异规律表现,而且在一个小的环境内也有表现.如海滩湿地从陆地向海洋依次分异为盐沼带、潮间带、潮下带等,其生物特征、沉积学特征都有明显的不同.其分异的形式,也未必都是带状,如城市地域的分异就有扇形化的特征.普遍认为地域分异是有尺度等级的.最大的分异,是陆地与海洋,再次是陆地自然带与海洋自然带,而进一步的有自然大区、自然区、土地系统、土地类型等.在人文现象中,文化景观的分异也是递阶的.各种尺度的分异可以以不同的地理过程为主导,如海陆分异,是地质地貌特征与过程主导的;自然带分异,主要起因于气候过程,土地系统的分异具有明显的生态过程或经济过程特点.在把握这种分异的理论解析方面,目前尚少进展.
地域分异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区位分异.区位分异主要是空间经济过程的作用造成的.关于区位分异现象已经在第六章中作了讨论,区位分异是以市场和资源的相互契合而展开的.与地带分异不同,地带性分异一般导致次级环境形成,区位变异的这种倾向并不突出,这是因为区位分异的过程比较简单,因子较少.例如城市以CBD为中心分异为CBD过渡带、居民区、城市边缘带、近郊工业区,CBD过渡带和居民区不能被认为是独立的环境,城市边缘带已经有了独立亚环境的意义,其原因在于它未完成城市化,自然结构得于较多地保持,从而从自然地理过程和生态系统特征讲它有别于城市中心地区,成立独立的环境.城市的例子似乎还表明,第一,环境最后的分异不是分异为环境,而是分异为均质的环境单元,后者已不是独立的环境,这种在给定的观察意义下的均质环境单元的另一表象,似乎也不能视为区域,CBD与过渡带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不能引用空间相互作用的指数势、牛顿势来分析它们,这种区也只能叫亚区.第二,环境的一部分可能继续分异下去成为更小尺度的环境,而另一部分的分异既使存在也不再形成更小尺度的环境,环境的分异是不平行的,与各部分包含的地理过程的复杂性而定.
总之,环境内存在着两种最基本的分异:地带性分异与区位分异,前者主要是自然因子的,如第一节所述.对环境来说,因子的重要性第一级为地貌、地质、气候、水文过程.第二级为生态过程和次级地貌、水文过程.第三级是纯物理、化学、生物学的非地理过程,它们的分异作用也不再分异出独立的环境,而是分异出环境单元.区位分异的主导因子是经济过程,它可能是两级的.第一级主要是空间经济一人口过程起分异作用,第二级为文化、经济因子,第一级分异形成城市与农村,中心地带与资源地带,第二级分异为城市的内部地域结构.无论自然因子为主导还是人文因子为主导,环境一旦被分异出来,也就有了整体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城市是人文分异的结果,但这个环境又有其特殊的城市气候过程,城市水文过程.自然区也有其相应的人文特征,干旱区人口稀少,文化相对落后,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地理过程相互联系,它们造成的地域介质特点又影响其它过程.简言之,地理过程是互为条件的,分异是整体进行的.图8.2.2中,山地环境的分异被形象地给出,容易看出分异的基本形式是(高度)地带性和区位作用.地带性分异和区位分析是环境的主要分异作用,当然不是唯一的两个分异作用.
地理环境不仅有地域分异性,而且把地球表层各单元(有些单元是地域分异的结果,有些则不是)联系在一起,构成统一的地理环境,以系统的形式表现出来.
为了描述环境系统,一般用两种方式建模,第一类模型是基于热力学的,多从物质与能量的平衡关系出发建立模型,其中又以物质平衡最常见,在《生态过程》一章中,我们介绍过河流BOD/DO的转化迁移模型,就是以物质平衡原理为基础的.在《气候过程》一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了气候系统(全球环境)的能量平衡、熵平衡模式;后者可以认为是一般的热力学模型.在《地貌过程》一章中,关于河流泥沙的分布问题建模型,包括了物质(质量)、能量和熵三种形式.图8.2.3是更一般意义上的流域过程模型,它显然是基于物质平衡关系的.另一类模型是基于一般物理学原理,从力学过程、物理机理角度来建模.图8.2.4是一般的物理原理上的建模.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忽视大量的系统内部过程而着眼于某一种(或某一类)地理过程与具体问题,实际的可操作的模型,总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系统观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认识论,模型则更进一步是对系统的一种有角度的近似.地理学针对各种环境系统建立了多种角度的模型,我们将在第二卷中系统地介绍它们,关于流域系统的各种角度模型可参见Huggett(1980).
在地理系统建模中,一个需要把握的关键点是时空尺度.不同的时空尺度下,各种具体的地理过程意义是不一样的.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粗略表示过地理的时空尺度范围与配合问题.某些过程,对小时间尺度是重要的,当时间充分长时,它可能表现为稳定的统计特征值而成为“常数”背景,可能被忽视;另一些地理过程,如板块运动、黄赤交角变化等,对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化意义非常重大,但10-102年尺度的全球演化问题来说,它们由于作用漫长而可以忽视.在空间尺度方面,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小流域演化所需要考虑的地理过程与大流域演化所考虑的,很不一样.在小流域内,你可能不需要考虑地带性作用,把空间特征视为来自一个平稳随机过程;而在大流域中,地带性规律往往是明显的.例如习惯上在分析黄河泥沙来源时,一些学者倾向于建立小流域土壤侵蚀量与降水、植被的关系.我们在分析黄河中游土壤侵蚀的作用时,首先针对大流域特点,将它划分为若干自然区,然后再建立各区内土壤侵蚀模数(这是一个相对长时间的统计平均量)与植被盖度、气候特征、土地利用、地貌特征的关系.尺度不同,分析的方法与着眼的地理过程内容有明显的差异.在确定尺度与地理过程的关系方面,图1.4.1是有益的,但它只是作为起点,进一步的分析需要研究具体地理过程的变量,可能舍去某些项和使某些变量参数化.图8.2.5与图8.2.6分别是地球表层系统103-106年乃至更长的概念模型和10-102年的概念模型.读者可以认真地比较它们,过程内容,地理状态选取都很不一样.如果谁试图把两个模型合到一起,他就必然如堕烟云而不知所措.
.例子
全球气候研究意义上的简化生物圈模型(A Simplified Biosphere Model for Global Climate Studies, SSiB).
对地理环境的系统分析,仅有概念模型(结构流图)是不够的,必须引用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说明各个环节或联系,这种公式将各环境单元的状态关联起来,从而可能使计算机可模拟计算系统的演化和动力学行为.下面的例子试图说明这种地理系统分析的原则.
地球表层系统是个大环境系统.为了分析CO2倍增的全球效应,需要分析各圈层相互作用,为此,需要将各圈层作为子系统来认识,相对独立地建模,然而通过某些与子系统输入、输出或结构参数有关的量将整个系统耦合起来.Sellers等(1986)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全球气候研究的生物圈(及土壤圈)模型——SSiB(简化生物圈模型).从气候演化角度出发,它取植被温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为状态变量,根据热力学平衡原理和经验公式,提出了模型的基本方程如下:
(1)树冠温度Tc方程
式中,Rnc为地表净辐射、Cc是树冠层热容量、树冠层表示植被层,Hc与λRc取作
式中,Ta和ea分别是树冠层的气温与水汽压,e*(Tc)是温度Tc时的饱和水汽压,Wc是树冠层的大气湿度,Cp是等压比热,γ是湿度计常数,λ是汽化潜热,Hc,λEc项表示了显热流与潜热流.
(2)地面温度Tgs,方程
(8.2.11)
这里下标标注地表量,τ是时长,Cgs为土壤有效热容量,Td是深部土壤温度,这个模型将土壤划分为两层.显热流与潜热流分别为
这里fn是贴地表空气相对温度.
(3)深部土壤温度Td方程
(4)树冠截流水分Mc方程
这里Pc是降水量,Dc是溅落量;Ewc是蒸发(蒸腾)量,为
(5)土壤湿度方程
(8.2.17)
(8.2.18)
(8.2.19)
式中,wi为第i层土壤湿度,Qij为第i层与 j层交换的地量,Dc为层厚,Edc为深层土壤潜热因子,P是λ渗水量,θs是土壤体积含水率.
(8.2.20)
上述关系中r表示阻尼因子,需要参数化,bi为与植物根系有关的量.
式中rootl(i)是在第i层土壤中的根长.此外,作为一个系统,树冠层内,气温与水汽压由能量平衡条件决定
由这里建立的模型可以与描述大气圈运动的GCM模式耦合,构成陆地环境与气候系统模型,进而对气候系统进行模拟(还应耦合海气相互作用模型)特别是可对陆地环境生物圈-土壤圈系统模拟.
上述关于陆地环境土壤-植被系统的分析模式是针对气候演变的大时间尺度而建立的.若换一个尺度,则需要另外的模型系统,如图8.2.7所示,陆地环境土壤植被系统的概念模型SSiB的解析模型并不相同,这个概念模型,适合于局地环境的农业问题和生态问题分析.
2
8.2.2 地理系统性
1.一般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