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科学中,与经济地理学关系密切的学科包括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其中,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决策单位(如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的经济行为,所考察的内容之一是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市场的供给的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量变动及其与就业、通货膨胀等的关系规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因素,是经济规律的作用。故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重要意义。反过来,由于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重要意义。
正由于此,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得到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关注。60年代,在一些地理学家企图弄清经济学空间含义的同时,经济学家则关注空间现象的经济意义。针对这种现象,英国地理学家马西正确指出,空间和社会是两个不可分割领域,离开任一领域孤立地理解和分析另一领域均是不可能的。
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可以看出,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区位论、空间价格、区域成长、空间扩散等理论,经济基础分析、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区域经济计量模型、引力模型等研究方法。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经济地理学类期刊中,刊登有许多区域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同样,经济地理学家的论文也常发表于区域经济学类的学术期刊中。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生产关系(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为影响。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比如马西曾提出空间化社会关系(spatialized social relations)概念,分析区域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影响与被影响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分工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也被经济地理学家用于揭示资本主义国家内区域之间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由于我国过去一直以政治经济学代替经济学,故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政治经济学曾发挥过重要指导作用。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重要影响。由于经济活动中有些(如农业、采掘业)是直接利用一定的自然物来进行的,有些(如制造业)虽不直接利用自然物,但是为这些自然物进一步加工,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这些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不言自明。即使那些并不把自然物作为投入的行业(如交通运输、商业等),其活动场所的选定也受自然条件(如地形、水文、气候等)的影响。因此,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应了解一些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这样,可以提高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的能力,加深对经济地理现象的理解。
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类经济活动,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了解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有助于对自然地理变化规律的理解。同时,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使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掌握一定的经济地理学知识,可帮助这些学科达此目的。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例如,适应不同水热条件的农作物新品种育成、农业工厂化和耕作技术的改进,均可改变作物的地理格局;新材料的引进、制造技术的革新(如使用某种材料比例的下降)、精益生产方式对大宗生产的替代等均会引起制造业区位的变化;电气机车和大型船舶的使用、航空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尤其是全球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改变交通运输空间格局的同时,也对工业和第三、第四产业的区位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才能提高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