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空间增长过程
1.企业空间增长过程的一般分析。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只有少部分得到迅速扩张,这些迅速扩张的企业,原始区位起着一定作用。优越的区位条件,为这里的企业增长提供了优势。企业在这些区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向外扩展。如美国的汽车工业始于美国汽车城底特律,之后向周围地区扩展;英国的凯德伯里·施韦普斯(Cadbury Schweppes)和邓洛普(Dunlop)均始于中部地区的西部。这种向外扩张,可能最终导致公司的重心离开原来的始发地。如70和80年代帝国烟草(Imperial Tobacco)公司内其传统生产活动集中地布里斯托尔的生产活动逐步下降。
企业由近及远的扩张有许多原因。早期,小企业获取信息有限,当需要新建工厂时,常建在较近距离内;同时由于新建工厂与原工厂联系密切(如为了减少成本,工厂常负责新建工厂的原材料购买等功能),距离也不宜太远。随着企业增大,信息获取量增加,技术发展带来生产联系变化,管理发展带来组织结构变化,引起企业向远距离扩展。此外,市场的逐渐向外扩张也是引起企业由近及远扩张的原因。
2.不同增长形式的空间扩张。内部增长带来的空间扩张常具规划特征,就近布局的特点很明显;而外部增长,由于被获取的工厂(公司)原已存在,规划便比较困难。由于多数大公司发展中外部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吸引了学者们对此的研究。一般认为,所兼并企业的选择中,多数也要进行比较研究。不少研究强调这种对所吞并(合并)企业的区位也具有从其中心区位向外不断扩张的特点。如英国塑料工业许多公司在区域市场的连续外延中,许多情况下获取了这些市场中已存在的公司。英国主要饮料公司在从区域公司向全国性公司发展中,常带来兼并活动的地理范围扩张。
美国的一些关于兼并场(merger field)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如公司总部在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的公司兼并场随着年代变化而不断外扩,但是,其兼并仍以公司总部周围地区为主(图5—2),这种兼并的距离衰减行为也发生在国际尺度上。多数公司采取较为保守的空间战略,兼并对象常选择在地理邻近区或文化环境相似地区。如美国制造业公司在加拿大靠近美国边境地区拥有许多分公司(工厂),在加美边境的美国分公司(工厂)中总部在纽约、底特律和芝加哥的比例远高于总部在洛杉矶的比例。
(二)企业空间增长阶段
迪肯和劳埃德总结多人的研究成果,将企业的空间增长分为三个阶段(图5—3)。这三个阶段较好地概括了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复杂、生产功能逐步多样化、地理范围逐步扩张的过程。
阶段I.企业形式十分简单,生产单一产品,具有一个工厂,组织功能单一,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现在,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该类组织占重要地位。我国农村工业企业、城市个体企业多为此类型,我国国有企业中该类企业也占一定比例。从历史上发展看,欧美发达国家19世纪中期之前的工商组织也主要为此类型。该类组织适应于中小企业。
阶段Ⅱ.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地理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分工。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建立起来,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的中央控制。由此,分离出公司总部。其功能是进行公司总体政策规划,并协调其它组织单元的活动。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工。
阶段Ⅲ.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走向多样化。这时组织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与按功能组织的公司结构不同,该类公司以不同的分部(division)为结构的基本框架,每一个分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与此相应,公司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等级: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企业日常运作管理。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各分部自成生产和销售系统,这种类型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许多跨国公司和全球性公司便具有此种结构,其不同分部位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大洲。
(三)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企业空间扩张是一种经济现象,应该遵循社会经济现象地理扩散的一般规律;企业空间扩张又是一个组织行为,这种扩张又受制于组织的决策行为、组织内外部网络和发展战略。这两种作用力共同作用于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中,但前者使这一过程呈现某些规律,后者又使其偏离这些规律。
1.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地理现象的空间扩散研究曾得到不少地理学家的关注。在哈格斯特朗1952年的经典研究之后,地理学家的研究涉及疾病、组织、建筑风格、技术创新等的扩散。在源地和扩散地的关系上,最为常见的是接触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根据这一观点,源于任一源点的地理扩散具有距离衰减效应。
另一种扩散规律是等级扩散,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这种扩散过程并不一定(多数情况下完全不是)按地理邻近性,而是按区域(或城市)的重要等级跳跃式扩散的。
2.企业空间扩张规律。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空间扩张也应该遵循以上两条规律。研究发现,企业的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也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
接触扩张在企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尤其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并进而建立起生产机构。这种扩散在服务型的公司中表现更为典型。以美国第二大家庭装修公司洛氏公司(Lowe's Companies)为例。该公司年销售收入101亿美元(1998年),在美国26个州拥有460家商店,销售各种家庭装修用品。在公司空间扩张中,由近及远的特色十分突出:1921年公司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北威尔克斯保罗(North Wilkesboro)建立后,逐渐北扩;到40年代末,已扩延至华盛顿特区、西弗吉尼亚州;60年代初又西扩肯塔基州、北扩宾夕法尼亚州;60年代中后期东扩至大西洋海岸;70年代初南扩至墨西哥湾;70年代中后期又西进阿肯色州和路易斯安那州;80年代又继续西扩,抵俄克拉何马州和得克萨斯州(图5—4)。
企业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并不考虑这些市场的距离是否邻近。实际上,等级扩张是企业对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世界著名销售商LVM公司进入日本各地的先后顺序,便具有等级扩散特点。依次从东京,到大阪、名古屋、京都,再到规模较小的城市(图5—5)。
3.中国特殊环境下的企业空间扩张。中国的特殊环境影响企业按以上两规律扩张。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在企业新区位选择或兼并其它企业时,熟悉的人际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易于带来这些活动在相应区位发生。还有,中国几十年的中央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这些国有企业常隶属中央某一部门,其相互作用的企业对象常受国家指令安排。同一隶属关系的企业之间常发生较多关联(原材料、产品、信息等)。改革开放后,尽管企业权力有所扩大,但其扩张(尤其是兼并)中的行政干预仍然存在。从而使隶属关系在企业空间扩张中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有人提出中国公司空间扩张的通道扩张假想。
所谓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密切的人际关系,形成公司空间扩张的人际关系通道;相同的隶属关系或计划体制下长时间的互相作用关系,形成机构(或体制)通道;产品生产或服务之间的关联,形成生产通道;地理区域的邻近性,形成距离通道。这些通道共同作用于公司的空间扩张过程之中。但各种类型的通道扩张的重要性,各种通道的综合影响情况,还有待实际上的定量研究结果来证实。